“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 , 或存放 , 或毁灭 。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 , 吃掉) 。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 , 供治病) 。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 , 毁掉) 。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_靡的东西(走散) 。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 , 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 , 深奥道理浅显化 , 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 , 寓意丰富 , 耐人寻味 。
4.研读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 , 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 , 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5.总结全文 , 加深理解 。
(1)提取要点 , 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_的_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 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 , 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排泄其糟粕 , 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 。时至今日 , 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 , 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
(2)归纳写作特点 。①先破后立 , 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 。
语文教案高二最新案例4
教学目标:
1、熟悉并掌握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论证技巧 。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 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3、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
4、联系实际 , 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
教学重点:
1、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为什么要拿来
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3、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送去主义”是难点 。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熟悉 , 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费解 。所以讲解时要适当介绍背景 , 把费解的词语作重点讲解 。
2、反语的运用
3、理解鲁迅杂文的特色 , 进而理解杂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 , 阅读范围比较广泛 。唐诗宋词 ,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看了不少 , 每天我们也进行交流 , 但对于这些文学作品 , 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 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它呢?
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 , 在一次欢迎宴会上 , 外国采访人员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其中一位采访人员问:“尊敬的冯先生 , 贵国改革开放 ,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 , 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 , 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他幽默机智的回答 , 博得满堂喝彩 。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 , 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 同样 , 继承文化遗产时 , 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 , 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 , 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板书课题、作者 。
二、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 , 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 ,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
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__政策 , 对外出_家领土 , 对内实行_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 , 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 , 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 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由此可见 , “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 , 甘作“洋奴”和“西崽” , 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 , 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
推荐阅读
- 难忘的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个人作文
- 描写三年级重阳节话题作文模板
- 一向反义词三年级 一向的反义词
- 高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高中课文吗
- 怯怯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三年级 怯怯的意思
- 三年级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三年级描写重阳节话题作文
- 给朋友的祝福语文案 国庆节朋友祝福语文案多点赞
- 三年级写重阳节的作文 三年级难忘的重阳节主题作文
-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小学三年级
-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数学手抄报精选附手抄报文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