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名回答 。(或选2 ̄3份投影胶片进行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供参考)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 , 树立自己的观点 。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 , 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 , 提出“拿来”的主张 。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 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 , 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 , 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 , 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六、布置作业 。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 , 课后要认真复习 , 熟读课文 , 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
另外 , 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 , 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 二是学以致用 , 理论联系实际 ,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语文教案高二最新案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
2、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 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 , 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 , 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 ,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 , 从中可以受到启发 , 得到教益 。
一、生疏字词:
礼尚(shàng;崇尚、重视 。)
自诩(xǔ;夸耀 , 说大话 。)
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 。)
冷炙(zhì;烤肉 。)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 , 引申为体面 。)
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
二、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 , 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 , 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 , 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_行径 , 必然导致国势日弱 , 被动挨打 , 从长远看 , 将造成亡国灭种 。因此 , 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 。“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破”正是为了“立” , “破”得彻底 , “立”得才牢靠 。这个问题弄明白了 , 作者的思路和教学设计>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 , 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 , 放出眼光 , 自己来拿” 。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 , 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 , 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 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的表现力 。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推荐阅读
- 难忘的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个人作文
- 描写三年级重阳节话题作文模板
- 一向反义词三年级 一向的反义词
- 高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高中课文吗
- 怯怯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三年级 怯怯的意思
- 三年级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三年级描写重阳节话题作文
- 给朋友的祝福语文案 国庆节朋友祝福语文案多点赞
- 三年级写重阳节的作文 三年级难忘的重阳节主题作文
-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小学三年级
-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数学手抄报精选附手抄报文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