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
【交流与研讨】
生物体在生命存续期间保留的一种碳原子----碳-14会在其死亡后衰变,测量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遗物里碳-14的数量,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年代 。根据课本内容与网上资料:阐述C-14在考古上的应用;列举核素、同位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
【点评】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
【简介】
1.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诊断 2.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治疗
3.未来的能添一一一核聚变能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大全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7、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更低原理
8、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9、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 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
二、教学重点
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三、教学难点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能量更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四、教学准备
学案准备、课件准备
五、学习 ***:学案预习法、阅读法、归纳法、讨论法
六、教学 *** :讲解、讨论、归纳、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之一课时:主内容——原子结构理论的演变
主要学习形式:1、课前由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原子结构理论演变的相关资料并发送给老师 。
2、上课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辅以课件完成学习任务 。
主要教学内容:
一、原子结构理论衍变
宇宙大爆炸——2小时后,诞生物质中最多为氢(88 。6%),少量为氦(1/8),极少量为锂——融核形成其他元素 。至今,宇宙年龄为140亿年,氢仍是最丰富元素 。地球年龄为46亿年,地球上元素大多为金属材料,少数为非金属,仅22种 。
1932年勒梅特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 。
1815年普鲁特预言:氢是元素之母(思辨性推测),后来得到理论上的解释 。
道尔顿原子模型: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镶嵌其中 。
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
玻尔原子模型:玻尔借助诞生不久的量子理论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 。
玻尔原子模型(又称分层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道是具有一定级差的稳定轨道 。
电子云模型:现代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 。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分布图就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 。因而提出了“电子云模型” 。
推荐阅读
- 钔元素多少钱一克 钋元素一克多少钱
- 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
- 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教案」
- 什么食物补充钾元素 什么食物补充钾
- 绿翡翠含什么元素 绿翡翠含什么
- 36个元素周期表口诀,36个元素周期表口诀拼音
- 黑白条纹裤子配什么衣服好看 黑白条纹裤子配什么衣服
- 2021全国中小学安全日活动教案最新
- 如何保护眼睛 如何保护眼睛教案
- 元素表30号是什么 元素表30号位置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