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人教版 高二化学教案例文(13)


A.4 B.7.2 C.10 D.11.3
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以酸碱中和滴定为素材设计的题目 , 涉及到溶液中OH-、H+、pH的计算 , 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盐酸 , 滴定到终点时溶液呈中性 。多加1滴NaOH溶液(1滴溶液体积为0.05 mL) , 加水至50 mL , 此时溶液中
c(OH-)=0.1 mol?L-1×0.05 mL50 mL=1×10-4 mol?L-1
c(H+)=1.0×10-14c?OH-?=1.0×10-141×10-4=1×10-10 mol?L-1
pH=10即选项C正确 。
练方法技巧
7.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 , 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酸碱中和滴定时 , 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
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时 , 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 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几滴
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结束实验时 , 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 , 开始实验时无气泡
答案 C
解析 A:锥形瓶一定不要用待测液润洗 , 否则使待测液的量偏大 , 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从而使所测浓度偏大 。
B:冲洗干净的滴定管无论是盛装标准溶液 , 还是量取待测溶液 , 都必须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 , 否则会使标准溶液或待测溶液比原来溶液的浓度偏小 , 影响结果 。
C:在滴定过程中 , 指示剂略多加了几滴 , 一般不影响实验结果 , 因为指示剂不会改变反应过程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 。
D: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中无气泡 , 结束实验时有气泡 , 会导致所读取的V(HCl)偏小 , 依据V(HCl)?c(HCl)=V(NaOH)?c(NaOH) , 使所测的c(NaOH)偏小 。
8.用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2SO4溶液 , 其水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变化如图所示 , 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大致体积是()
A.1.0 mol?L-1,20 mL B.0.5 mol?L-1,40 mL
C.0.5 mol?L-1,80 mL D.1.0 mol?L-1,80 mL
答案 C
解析 滴定前稀H2SO4的pH=0 , c(H+)=1.0 mol?L-1 , 则c(H2SO4)=0.5 mol?L-1 , 当pH=7时V(NaOH)=40 mL , 通过计算原硫酸溶液的体积为40 mL 。本题考查中和滴定曲线 , 关键是把握滴定终点 , pH=7恰好完全反应 , 即n(H+)=n(OH-) 。
练综合拓展
9.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 。
现有0.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 。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2Mn2++5SO2-4+3H2O
填空完成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________ 。
A.酸式滴定管(50 mL) B.碱式滴定管(50 mL) C.量筒(10 mL) D.锥形瓶 E.铁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2)不用________(酸、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选何种指示剂 ,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 , 刻度为a mL , 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 , 则(b-a) 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体积______(多、少) 。根据(b-a)mL计算得到的待测浓度 , 比实际浓度______(大、小) 。
答案 (1)A、B、D、E、F、G、H
(2)碱 KMnO4溶液能把橡胶管氧化
(3)不用指示剂 , 因为KMnO4被还原剂还原成Mn2+ , 紫红色褪去 , 所以不需要指示剂
(4)少 小
解析 (1)(2)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剂 , 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 取用待测NaHSO3溶液要用碱式滴定管 , 再根据滴定所需的仪器可选出正确答案 。
(3)酸性KMnO4被还原为Mn2+后由紫色变为无色 。
(4)俯视读得的数值偏小 。
最新高二化学教案例文3
一、 硝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 挥发性酸.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与水任意比互溶.
常见硝酸a%= 63%-69.2% c= 14-16mol/L. 呈棕色(分析原因) 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强腐蚀性: 能严重损伤金属、橡胶和肌肤, 因此不得用胶塞试剂瓶盛放硝酸.
⑴不稳定性: 光或热
4HNO3 ===== 4NO2 + O2 + 2H2O
所以, 硝酸要避光保存.
⑵强酸性: 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具有酸的通性.
⑶强氧化性: 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