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 。
3. 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
4、读读议议,释疑 。
a.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
学生读书圈划 。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指导朗读 。
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 。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
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槐乡的孩子》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
学习时间:
1~2课时
学习准备:
1、 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 教师准备学习网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 从“_”认识略读课文
2、 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 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 再读课文 。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 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 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 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
2、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知识目标:
1、 完成习作 。
2、 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
3、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
情感目标:熟练背诵古诗 。
能力目标: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
推荐阅读
- 三年级语文老师个人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老师个人工作总结
- 三年级语文老师期末教学总结 语文老师期末教学总结范文
- 个人教学教研工作总结范文 语文教研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 五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最新语文教研工作总结范本
- 仗组词 獐组词
- 2021年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21年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柴的部首和结构 柴的部首
- 语文教学经验简短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简短总结模板
- 一年级语文期末教学总结 语文期末教学总结范本
- 语文教学工作期末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分享总结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