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识字1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教案案例( 三 )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 , 引入课题 。
1、简单介绍“诸葛亮”
2、揭示课题:诸葛亮和小皮匠 。
3、指名读课题 。
4、学习生字:诸、葛、匠
“诸葛”是复姓 , 还有哪些是复姓?
5、齐读课题 , 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 学习生字 。
1. 整体感知课文 。
1)边听故事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轻声读课文 , 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 要求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 。
2.学习生字 。
1)出示本课生字 , 问:你已经认识其中的哪些字?
2)复习部首查字法 , 查出“筏、礁、撞”生字 。读读字典里“筏”的意思 , 理解“木筏”这个词语 。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请在小组里交流 。比较形近字:“击一出” , “故一敌” , “士一土” 。
4)老师把生字的拼音去掉 , 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5)生字放到课文里会读吗?
3.数数课文有几小节?
三、读课文 , 学课文 。
1、学习课文第一节 。
1)师生引读第一节 。思考:诸葛亮领兵去打仗 , 来到乌江边 , 遇到什么困难?
2)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 , 江中还有礁石 , 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
3)指导朗读句子 。(开火车读 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小节 。
1)师:这下怎么办呢?诸葛亮想了些什么办法呢?让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 小组学习 , 并找出有关句子 。
2)全班交流
3)板书:架人桥、做木筏、贴布告
4)出示:诸葛亮先……  , 再……  , 最后 ……。练习说话 。
5)齐读第二、三节 。
3、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师:三个小皮匠让诸葛亮怎么做呢?(读小z纸条的话) 。
(内容:请你准备三千张牛皮 , 用牛皮做筏子 。牛皮筏子不怕礁石撞 , 这样你的军队就可顺利过江了 。)
1)指名读 , 愿意读的站起来 。
2)齐读第四节 。
【一年级语文识字1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教案案例】(引):这真是……(生读第五节)
师:齐读课文 。
四、复习巩固 , 课外延伸 。
1. 读生字(开火车) 。
2. 读词语(齐读) 。
3. 讲讲古今中外有关聪明人的故事 。
1)小组讨论 。
2)组内交流 。
最新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教案案例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 , 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价值观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 , 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诱导 质疑
1、你和小伙伴们一起约好了去做一件事情、但小伙伴却失约了 。那时 , 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2、小熊和小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次 , 它们约好了一起去种树 , 但小熊在家等啊等 , 却一直不见小鹿来 。很明显 , 小鹿失约了 。接下来的事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就明白了 。
3、板书课题 。
二、整体感知 , 自学生字
1、首读课文 , 划出生字 , 读准字音 。
2、教师范读课文 。
3、再读课文 , 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
4、检查生词认读 , 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
5、分组朗读 , 相机指导 。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 探究
1、你从那些地方看出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小熊为什么不去奶奶家?
3、学生交流 , 板书
小熊
(想去奶奶家)
“答应过在家等他”
4、指导分角色朗读小熊和妈妈的对话 。
5、在你的眼里 , 小熊有什么优点?
6、小熊等来小鹿了吗?指名学生谈谈自己遭遇伙伴不守信用后的感受 。
7、小鹿是不守诺言的孩子吗?你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板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