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范文( 十 )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 , 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 , 开始仰视读数 , 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 , 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 , 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 , 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 , 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答案 (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2)D (3)0.00 26.10 26.10
(4)V=26.11 mL+26.09 mL2=26.10 mL , c(NaOH)=0.100 0 mol?L-1×26.10 mL25.00 mL=0.104 4 mol?L-1
解析 在求c(NaOH)和进行误差分析时应依据公式:c(NaOH)=c?HCl??V[?HCl?aq]V[?NaOH?aq] 。欲求c(NaOH) , 须先求V[(HCl)aq]再代入公式;进行误差分析时 , 要考虑实际操作对每一个量即V[(HCl)aq]和V[(NaOH)aq]的影响 , 进而影响c(NaOH) 。
(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规范操作 。
(2)考查由于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误差分析 。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 内壁附着一层水 , 可将加入的盐酸稀释 , 消耗相同量的碱 , 所需盐酸的体积偏大 , 结果偏高;用碱式滴定管取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一旦确定 , 倒入锥形瓶后 , 水的加入不影响OH-的物质的量 , 也就不影响结果;若排出气泡 , 液面会下降 , 故读取V酸偏大 , 结果偏高;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如图所示 。
(3)读数时 , 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 。
(4)先算出耗用标准酸液的平均值
V=26.11 mL+26.09 mL2=26.10 mL(第二次偏差太大 , 舍去) 。c(NaOH)=0.1000 mol?L-1×26.10 mL25.00 mL=0.104 4 mol?L-1 。
知识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3.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 , 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
A.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
B.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 , 滴定后气泡消失
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
D.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答案 B
解析 根据c(B)=c?A??V?A?V?B?判断 , A项中 , V(B)的实际量减少 , 导致V(A)减少 , 测定值偏小;B项使液体充满气泡 , 导致V(A)增大 , 测定值偏大;C项未到滴定终点 , 偏小;D项 , 不影响测定结果 。
4.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NaOH放在锥形瓶内 , 盐酸放在滴定管中) 。用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 , 填写下列各项操作会给实验造成的误差 。
(1)称量固体NaOH时 , 未调节天平的零点()
(2)将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 , 加入水的体积不准确()
(3)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洗()
(4)开始滴定时 , 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 , 滴定完毕气泡排出()
(5)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刻度线“0”或“0”以下 , 结束时初读数按0计算()
(6)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
(7)摇动锥形瓶时 , 因用力过猛 , 使少量溶液溅出()
(8)滴定前读数时仰视 , 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
答案 (1)D (2)C (3)B (4)B (5)A (6)B (7)A (8)A
解析 (1)称量固体NaOH时 , 未调节天平零点 , 不能确定称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 故选D 。(2)锥形瓶内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响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 。(3)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 , 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4)滴定前有气泡 , 滴定后无气泡 , 相当于待测液比实际用量多了 , 导致结果偏低 。(5)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小 , 导致结果偏大 。(6)滴定过程中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 , 导致结果偏低 。(7)摇动锥形瓶时 , 用力过猛 , 使少量液体溅出 , 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 , 消耗待测液体积减小 , 使测定结果偏高 。(8)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 , 使结果偏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