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危机的特点(板书)
特点一,范围广 。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 。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 。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
特点二,时间长 。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 。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
特点三,破坏性大 。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
3.危机的影响(板书)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为二点,并做如下讲述:(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 。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 。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 。(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 。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为追求自己利润而故意大量销毁产品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 。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三、罗斯福新政(板书) 罗斯福是美国历一位的总统 。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 。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 。
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板书)
新政的目的: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 。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新政的主要措施(板书)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
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图) 。
新政的效果: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3
【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 。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 。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 。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推荐阅读
- 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下 九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电子书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人教版 人教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案人教版
-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模板
-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下载
- 拼多多直播间怎么看历史记录 拼多多直播记录怎么查看
- 历史上凯撒是怎么死的
- 梦想的重要性是什么?七年级上册 梦想的重要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