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二 )


2.教师提问:
(1)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提示:司法权 。
(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什么 。
提示:罚金 。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到庄园以外磨面粉、侵犯全体村民权益的行为等 。
(4)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习惯法或村法 。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
三、课堂总结
正因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奇特的政治现象和自给自足的庄园奇景,构成了中世纪西欧文明的独特性 。但历史辩证法总是彰显着永恒的道理,当一种新制度建立的时候,却孕育了否定这个制度本身的新元素 。
板书设计
1.兴起的时间、发展
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3.居民:佃户(自由农民和农奴)
4.领主与佃户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
5.庄园法庭:特点与作用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2
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竞选总统;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
二、要使学生认识:
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3. 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 。
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
重点、难点1.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
2.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课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简结: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的相对稳定时期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
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 。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
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 。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
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1.危机爆发(板书)
关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私利,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
关于危机的爆发,这次危机始发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 。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拥入市场 。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 。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 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 。(指引学生观看课本“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认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