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简述 先秦诸子( 六 )


老子之无为,从积极方面讲,可与自由主义之”有限政府“相通;从消极方面讲,其小国寡民理想,欲使天下重返混沌,乃反文明之论,绝不可能成为现实 。


庄子

先秦诸子简述 先秦诸子

文章插图


后世常以老、庄连称并举,其实老、庄之间又有大不同:老子之不争是为了争,无为是为了为,而庄子真心不想争与为;老子属”有限政府“派,庄子则是典型的无政府主义派 。 问题在于,人类社会只要进入文明状态,何曾一日而无政府?故庄子思想为人生哲学则可,以政治哲学论,则几乎可以忽略也 。
庄子学说与自由主义的心理基础不同:自由主义者对人性是悲观的,但也非绝对的悲观,故既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又力图建立一个保障个人自由的政府;庄子对人性乐观,竟然认为无时无处不能自由逍遥,故蔑视一切政府组织之存在 。
老庄之价值,在于高扬个人自由而轻国家社会,然老庄之个人自由,乃属消极自由,此种消极自由端赖何种制度保障之?若无制度保障,此种自由实乃奴隶之自由,非真自由也 。 庄子自比曳尾泥涂之龟,但人毕竟不是龟蛇,真要行进在泥涂,几人能享受其中的自由感?消极自由若不依积极自由而获致,则消极自由不过自欺欺人之谈 。
老子理智,庄子浪漫 。 老子精纯,庄子驳杂 。 故老子启哲人思辨,庄子助文人飞扬 。 且以佛教喻老、庄之别:老子乃救人救世之大乘宗主,庄子乃自救自得之小乘宗主 。 老、庄是中国人的药,少吃则为补药,多吃则为泻药;中正刚健者吃则为养生药,阴损贪婪者吃则为毒药 。


后论
汉初意识形态为黄老,势所必然也 。 当其时也,天下受暴秦祸害已久,民生凋敝,十室九空,新朝建立,只能先休养生息,故老庄思想终被改造为黄老南面之术 。 但当帝国威势日盛,以清净无为为旨的黄老思想必为有为之君主抛弃,故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虽称百家,其现实针对性则主要指向黄老 。 汉号称以孝治天下,武帝反父祖之道而用之,可谓孝乎?


杂家——表面驳杂而实有偏重


吕氏春秋
先秦诸子简述 先秦诸子

文章插图


先秦时代,秦国内部最大的反对派实为嬴政之仲父吕不韦 。 吕不韦召集门客撰《吕氏春秋》,反秦国之意识形态——法家 。 虽以杂家面目出之,其根本还在儒家 。 《吕氏春秋》倡儒家,剪裁道、墨,独不言商韩,作为反书,用意甚显 。 该书已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之论,足证儒家之革命性 。 由此之故,其在汉代已产生广泛影响 。


淮南子
先秦诸子简述 先秦诸子

文章插图


秦用法家,吕不韦以儒家反之,汉武用儒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撰《淮南鸿烈》反 。 《淮南鸿烈》也以杂家面目出之,根本则在黄老 。 书云:“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者 。 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 。 ”此言与《吕氏春秋》之论调何其相似,足证道家之革命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