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其实像这样的有规律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 ,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 首先我们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板书: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 , 探索规律
1、呈现例题情境图 , 看看图上有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出像我们刚才游戏中手指和空档这样排列的事物吗?看看哪个同学找到的最多?
生1:夹子和手帕 。
生2:兔子和蘑菇 。
生3:木桩和篱笆 。
(板书:夹子和手帕 兔子和蘑菇 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夹子和手帕是怎样排列的?
生:一个一个排列的 。
师:一个一个排列就是手帕、手帕、手帕……夹子、夹子、夹子……来排列的 , 它们是这样排列的吗?
生:不是 。是按照一个夹子、一个手帕……这样排列的 。
师:对 , 它是按照夹子、手帕、夹子、手帕……顺序排列的 。(板书:夹子、手帕、夹子、手帕……)
师:第一个是什么?最后一个是什么?
生:夹子 。
师: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夹子 。还可以说成两端都是夹子 。
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夹子、手帕、夹子、手帕……夹子) 。
3、小结:像以上这样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间隔的排列 , 叫间隔排列 。板书:间隔排列 。
师:看一看 , 图上一共晒了多少块手帕?用了多少个夹子?想一想 , 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夹子数比手帕数多1 , 手帕数比夹子数少1 。)
4、观察“蘑菇和兔子”(出示部分兔子图)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 , 他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呢?第一个是谁?最后一个是谁?两端都是谁?那么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谁来说一说 。(小兔和蘑菇间隔排列 , 两端都是小兔 , 小兔数比蘑菇数多1 , 蘑菇数比小兔数少1 。)
5、观察“篱笆和木桩”(出示部分木桩图)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 , 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6、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 , 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 。一般来说 , 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 , 是处于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 , 是处于中间的物体(板书:中间) 。
现在 , 谁来说一说 , 两端的物体与中间的物体间存在什么规律?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 , 并且两端物体相同 , 排在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要多1(板书:要多1)反过来 , 处于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要少1(板书:要少1) 。]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 。现在 , 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 , 摆一摆 , 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 , 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 , 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 , 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师:如果将最后一个小棒拿掉 , 结果会怎么样呢?
问:为什么同样是间隔排列 , 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小棒和小圆片个数相等)
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也是间隔排列 , 但两端的物体不相同)
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 , 如果两端物体不同 , 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个数同样多 。
四、巩固、应用:
1、师:其实 , 在我们的生活中 , 有很多物体也有这样的规律 。你能说一说吗?((生举例说明)
-如:树和树之间的空档间隔排列 , 两端都是树 , 空档比树少1 。
-又如: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 。
-再如:每天学校做操时 , 操场上排列的队伍、广场的栅栏、……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 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 。大家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 , 这是马路的一边 , 有电线杆和广告牌 , 仔细观察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谁是两端的物体 , 谁是中间的物体?现有25根电线杆 , 那么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推荐阅读
- 一年级课堂教学口令教案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教案模板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范文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最新
- 九年级上册数学考点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考点
- 三国志手游和电脑版有什么区别
-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 数学一年级比一比教案范文
-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67教案模板
- 小学一年级数学微课视频 小学一年级数学微型课教案模板
-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详案模板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