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期末质量分析及教学反思 高一英语期末教学反思范文( 二 )


7、写作:用中文的思维写英语 。
(二)高中的英语就应怎样教?高一的英语就应教什么?
有很多专家提出了很多英语学习的理论:听说读写,齐头并进;阅读领先;听力领先;口语领先;读听领先;词汇领先;语法领先、、、、、、而孙教授个人认为就应“读听领先,既读又听,既听又读” 。
1、学好一门语言应先了解什么?孙教授认为,高一一入学的新生,我们就就应告诉他们:中英文之间存在着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两种语言民族习惯;两种语言表达规律 。所以,由于中文的思维和英文的思维不一样,高一的学生首先要明白明白两种文化的不同,然后从一开始就用英文的正常的思维来学英文,不要总是以中文的思维来学习英文 。
反思:本学期开学我们没有做到的东西就是:没有去介绍中英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强调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 。所以,在下学期,这一课我认为需要补上 。毕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有了这个基本认知后,高一的学生就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所以即使到了高中,他们实际上还要补很多学英语必须要掌握的东西:音标,词类,基本的句子结构 。再次从基础学起 。

2、音标:很多学生,尤其是差生的最大的困难是记不住单词,记不住单词是因为不会读单词,不会读单词是因为不会音标 。虽然是高一的学生,但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中等的学校,中等的学生里面,没有几个人完全掌握了音标,大部分高一学生的音标水平基本上等于零 。所以,我认为,高一的学生入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音标,目标是基本上每人都能够自己独立地把书本上大部分的新单词拼读出来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音标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够教会学会的东西,学习音标需要在会读的基础上超多地练习,到达熟练的程度,到达一看到音标就能够不费力地拼读单词的程度 。
反思:而我们本学期的实际是:我们确实有花时间去学习音标,但是只是用了两三节课的时间,用孙教授的话说是“正学了一点点,才有点入门,可老师又不教了” 。事实就是这样,由于着急课本讲不完,音标只能是蜻蜓点水式地学了一下,个别学生有了点进步,能够勉强拼读单词,大部分都还不行 。此刻到了期末,学生就应又忘得差不多了 。
3、单词:学会音标后下一步就是超多地记单词 。记单词是一件很需要下工夫的事,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必须要付出努力 。但是,怎样才能够让付出的努力有收获呢?孙教授提出“极限单词程序记忆法的六个步骤”:
1).音节拼读,准确读词 。(记音节)
2).连词成句,朗朗上口 。(记读音)
3).手指中文,看中读英 。(3-5遍)
4).音形结合,分析拼写 。(找规律)
5).念英拼词,快速默写 。(看中文)
6).画框订正,分析错误 。(要总结)
这种方法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学生必须要会读单词 。听说经过了不少人的实践,都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果 。极限单词记忆法的五个原则在于“1.兵贵神速:每个单词只读一遍;2.拼读准确清晰;3.自然集中注意;4.注意力快速摆动转移;5.限制联想” 。总之,孙教授认为,记单词的秘诀在于“不要在一个单词上花太多时间,而要在一个单词上多次花时间 。”
反思:这种方法我们以前都没有试过,以后或许能够做一些尝试 。
4、词类:孙教授认为高一就要让学生学习十大词类,不能等到高三才学习,那时已经太晚了 。本人很赞同这个观点 。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就要搞清楚单词的词性,然后明白什么词能够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例如,定语的用法和位置,介词的位置,状语的位置等 。只有把这些词类的基本用法搞清楚才有可能写出的句子 。
反思:本学期我们没有时间去讲词类,但也从来没想过在高一就讲词类 。所以,孙教授的这个推荐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高一下学期能够看看有没有时间去讲词类 。
5、句子:有了单词后,学生要学的就是句子结构,也是我们教学中最重要的地方 。没有句子,就没有文章,就谈不上学习英语 。所以,在高一阶段,学生务必学习五种基本句型,而且务必要过关 。在这方面,孙教授给了我们一点推荐 。孙教授认为,英语的句型简化后实际上只有两种:be句型和do句型 。然后就是把句子扩展,把各种句子成分添加到基本句型里面,把各种词类用在句子里面,从而组合成高级的句子 。
反思:我个人很赞同孙教授的观点,所以我坚持在高一上学期务必要教五种基本句型,也推荐备课组长统一要求全级教授五种基本句型,因为没有正确的基本句子,到后面的从句等高级句型学生就很难学下去 。所以,这个基础必须要打好 。而在本学期中,虽然我们也教了五种基本句型,但我相信还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好,所以,句子结构这个方面也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地巩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