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范文( 四 )


二、写作背景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 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 。这首词作于1925年 ,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 , 湖南、广东等地农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 。同时 , 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 , 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 , 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动讲习所 , 在长沙停留 , 重游橘子洲 , 面对如画的秋景 , 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 , 不禁浮想联翩 , 写下了这首词 。
三、关于词的知识 。
1、定义:词 , 又称长短句 , 产生于唐代 , 流行于宋代 。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 是配音乐的 ,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 , 成为诗的一种 , 所以又称为“诗余” 。
2、特点:词有定格 , 句有定数 , 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 , 叫词牌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在“沁园春.长沙”里面 , “沁园春”就是词牌 。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 , 她的园林名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 , “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既然“沁园春”是词牌 , 那“长沙” , 就是这首词的标题 。
3、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 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长沙 , 作为这首词的标题 , 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
4、词的分类: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 , 意境雄浑 , 充满豪情壮志 ,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 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 , 感情婉转缠绵 , 情调或轻松活泼 , 或婉约细腻 , 题材较狭窄 , 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 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
最新高一语文优秀教案范文4
教学目的
一、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
二、背诵全词 。
教学设想
一、教时:1课时 。
二、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 。
三、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
四、教具准备:
1.投影片
2.录音带:范读带、配乐带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 。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
(板书课题)
2、简介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①播放范读录音磁带,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②生齐读,熟悉内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