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反思 地理教学个人工作反思5篇( 四 )


关于政治思想教育 , 要正确处理地理学科知识教育 , 能力培养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 。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 , 都是片面的观点 。在地理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加强德育渗透 , 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 , 国情和国策教育 ,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 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 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
第二层次 , 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这是学科教学指导思想的目标 。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 首先要实现从面向少数尖子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化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 , 树立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教学目标 , 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具备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 , 才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捷径 。
二、达标教学过程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
目标明确之后 , 达标途径的确立和实施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 , 因此 , 教学中要力求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 做到教学相长 。
(一)认真执教 , 作地理教育事业的挚着追求者 。
虽然有各种因素的影响 , 地理课在中学各科中处于不利地位 , 但面对漠视 , 作为对地理学有较深刻理解的地理教育工作者 , 应一往情深 , 比别人投入更多的精力 , 以自己对地理教育事业挚着追求的精神 , 引导学生热爱地理科学 。所谓“亲其师 , 信其道” , 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 是能够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爱好的 。
(二)创设情境 , 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 。
应用多种媒体(如幻灯、录相、图片、讲座、版报等)、针对性实体(如地理模型、自然现象等)和难度适当的问题 , 激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欲望和兴趣 , 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如高中地理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 , 从人——地关系协调的观点出发 ,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生观教育;初中地理图文并茂 , 内容生动活泼 , 让学生眼、手、口、脑并用 , 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 。
(三)突出重点 , 浅化难点 , 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 。
单元教学目标 , 课时教学目标是完整性学科大目标的组成部分 , 是战术性教学目标 ,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目标 , 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实施 。
(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
要实现目标教学 , 除了要研究大纲、教材、教法外 , 还要研究受教育的对象 , 要尽可能普遍提高学生地理学素质的同时 , 让喜爱地理学的学生脱颖而出 。因为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可持续发展 , 其核心是人地系统的整体化 , 本世纪末至下世纪 , 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 社会不断进步 , 地理学在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及人地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培养跨世纪的地理专业人才 , 应从中学地理教学开始 。
地理教学个人工作反思5
九年义务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 就是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 。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读图要求、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相得益彰 , 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 , 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 。充分发挥插图功能 , 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 , 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 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 , 改进学习方法 , 提高多种素质 。从形式上看 , 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 , 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 , 因此 , 教学中的处理、素质培养的方向也应有所不同 。
一、地图教学 。
地图是地理教材最根本的插图 , 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地理位置 , 阐明其空间分布 , 而且还表示它们的形态(如河流长度、水系特征) , 所以有人说: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最必要的工具 , 而且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 。地图教学 , 首先要明确读图要求 , 指导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在纷繁的地图上找出要找的东西;其次是定位 , 根据需要 , 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关位置 ,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三是找出有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 并注意抓住主导因素 , 揭示联系以形成深刻印象;四是根据大纲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记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 , 使学生能读会填 。地图的教学程序可表述为“明要求——定位置——找关系——助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