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来历及习俗( 四 )


立夏之后,可适当调整个人的生物钟,养成晚睡早起的习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增加午休 。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容易出汗,稍活动就会因出汗多消耗体力,极易疲劳 。所以,中午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让神气受损 。
适当“增酸减苦”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天气转热后,人体出汗多易丢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
重保暖不贪凉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 。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 。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一旦感冒不可轻易用发汗药物,以免汗多伤心,避免气血淤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 。
立夏养生食谱 荷叶凤脯:
【立夏的来历及习俗】 [配料] 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
[做法] 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 。
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 。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 。
[功效] 清芬养心,升运脾气 。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尤为适宜夏季食补 。
鱼腥草拌莴笋:
[配料] 鱼腥草50克,莴笋250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
[做法] 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 。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 。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 。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 。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 。对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
桂圆粥:
[配料] 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
[做法] 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
[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 。
注意: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
阳历五月五日前后,为夏季的开始,也是农家的大忙季节 。有“立夏三朝遍地锄”,“雨打立夏,有水洗耙”,“立夏不雨,犁耙高挂”之农谚 。宋范成大《村居即事》诗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
立夏还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在菇西溪一带有做“立夏饼”,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 。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 。还吃青梅,烧青茶,以防“蛀夏” 。
立夏养生食谱、枸杞肉丝
原料:枸杞子50克,瘦猪肉400克,熟青笋100克,料酒、酱油、猪油、麻油、白砂糖、味精、精盐各适量 。。
制作:将枸杞子清洗干净待用 。猪肉去除筋膜,切成丝;熟青笋切成同样长的细丝 。将炒锅烧热,放入猪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烹入料酒,加入白砂糖、酱油、味精、精盐搅拌均匀,放 人枸杞颠炒几下,淋上麻油拌匀,起锅即成 。
功效:补血滋阴、抗老益寿 。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形瘦体弱、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阳萎不举、心悸心慌、头目眩晕、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失眠健忘,以及贫血、性功能低下、神经衰弱等而属阴血亏虚者 。
立夏养生食谱、莲子猪肚
原料:猪肚子1个,莲子肉50克,香油、精盐、生姜、葱、蒜各适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