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结构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二 )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 , 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 , 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 , 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 , 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 , 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 , 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 , 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 , 编制开放性题目 , 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 , 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 , 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 , 教师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 , 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 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 , 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 等等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结构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5.注意教学过程地图化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 , 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 。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 , 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 , 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 。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 , 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 。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 对初中生而言 , 会读地图是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 , 也是培养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 , 所以 , 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 , 也是学具 。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 ,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 , 掌握判读方法 。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 把培养读图能力看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 , 把培养学生获得此项可以终生受用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地图教学能力也是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 。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 , 这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 。地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 ,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电子地图正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 , 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地理教师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 , 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 。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 。
6.注意学业评价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 , 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 。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 , 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行不通的 。浦东新区的初中地理学业评价的改革是:由原来的开闭卷结合改为全部开卷 , 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 , 学业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能力 。这一改革举措 , 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对学校而言 , “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 , 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 , 操作上也比“开闭结合”方便得多 。地理教师认为 , 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 , 可以引导教师注意地图教学 , 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就注重提高读图能力 , 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 。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了教育的宗旨 , 素质教育成为了关键 。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人才竞争、知识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 , 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广泛的外延 。面对现实 。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 教法的改革也不可避免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 达到教学优化 , 实现素质教育 , 地理学科中的方法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 适应学生的特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