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四 )


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 , 即内心世界活跃 , 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 。
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
沟通方法
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 , 跨度很大 , 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 , 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 , 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 , 结果成绩不理想 , 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 。
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 , 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 , 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 。
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 , 在高中阶段孩子不能掉队 , 有问题不能拖 , 同时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 。
因为高中的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 , 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 。
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 , 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 , 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 , 在期中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 。
高一关键词——“难” ,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 。
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 , 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 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 , 而是个“坎儿” , 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重视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 , 抓住高一 , 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占据领先位置 , 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 , 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
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 ,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 一定要从高一抓起!
提前动手 , 从容应对——刚刚经历了中考 , 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里 , 但是学习确如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稍一放松 , 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 , 抓住高一伊始 , 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
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高中学习比较紧张 , 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 , 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 漏洞不补 , 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 , 并且积累得太多 , 会觉得无从下手 , 只好放弃 , 给高考造成很大的损失!
成绩波动、正确看待——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 一般来说 , 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 , 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 。
因为成绩的暂时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 , 是得不偿失的 。
11.高中二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此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 , 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 , 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 , 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
一旦遇到挫折 , 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 , 就会自我怀疑 , 产生焦虑 。
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 , 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
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偏科现象严重
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年级特点
高二关键词——“分化” , 高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级 , 一方面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 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三还没有来临 , 所以心里上比较轻松;
同时 , 高二还要面对多个科目的会考 , 会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
另外 , 很多家长理解上有误区:高二先轻松一下 , 要不高三就没有轻松的时候了 。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 , 结果就是高二轻松了 , 到高三也紧张不起来 。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 , 造成了严重的分化 , 一些学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 , 发现为时已晚!
学习方面
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 导致不同心理状态 。
高一一年下来 , 学生群体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 , 即所谓优生和差生 。
对优生来说 , 他们的积极心理得到一步步发展 , 如兴趣上升为乐趣 , 好奇转化为求知欲和探索欲 。
他们充满自信 , 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 , 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
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 , 对学习的灰心 , 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态已渐渐固化 , 出现兴趣转移 , 偏科等倾向 。
学习成绩进一步下跌 , 自信心进一步被冲击 , 造成恶性循环 。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 , 学习热情不高 , 学习目的仅希望在会考中获得通过 , 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