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三 )


不仅初二 , 连同高二也是一样 , 都处于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 一般重点校都会把初三或高三的知识加到初二和高二下学期进行 。
初二和高二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都很大 , 孩子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学科内容加大加深 , 孩子此阶段学习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层 , 需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前做准备 , 鼓励孩子提前预习 , 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
初二要树立提前中考的概念 , 把初三的内容提前学习 , 减轻初三的压力 , 轻松、自信地迎接中考 。
因为初三系统复习的时间很有限 , 并且复习压力很大 , 所以在初二年级应强调及时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需协调好时间 , 辅导和增加薄弱学科补习频次 。
9.初中三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独立性获得较大发展 , 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 他们喜欢同老师平等的讨论问题 , 喜欢自己自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
初三学生的“成人感”更加明显 , 自尊心大大增强 , 他们比初 一、初二的学生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尊重与理解 。
学习成绩相对稳定 , 初三学生心理发展迅速 , 开始趋向定型 。
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 , 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 , 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 , 学习兴趣基本稳定 , 学习成绩亦开始相对稳定 。
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 , 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 , 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
同时 , 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 , 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升学紧迫感 , 并重视“补差”工作 , 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高中 。
沟通方法
需充分利用此阶段特点 , 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 同时为中考做准备 , 与孩子一起了解当下学习情况和状态 , 设定目标 , 协商方法 。
初三关键词“中考” 初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 。
中考是综合能力的考察 , 不能对单独知识点的考查 , 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 初三既有新课的学习 , 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 , 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 。
孩子需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 , 不放弃、不懈怠 , 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
初三最重要的事情
学好化学——初三新增化学学科 , 化学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一册书 , 不管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如何 , 化学启蒙得好的话 , 很容易学得很好 , 新课程学好了 , 学生的自信心就提高了 , 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起到一个积极促进的作用 。
反之 , 如果一开始不着急、不重视 , 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花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去补 , 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 , 影响总体成绩 。
紧追不舍——初三年级 , 为中考复习留出更多的时间 , 学校老师会赶进度 , 课程讲得比较快 , 稍有懈怠就会比较吃力 , 很多学生出现“旧账还没补上 , 又欠了新账”的情况 , 整体忙于应付 , 无法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 , 到了下学期综合复习的时候 , 就会是一锅粥 。
所以 , 一定要紧追不舍、及时复习 , 化解疑难问题 。
查缺补漏——初中的课程已经学完了2/3 , 自己要有计划地开始针对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 , 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堆积到中考前夕 。
利用开学初还不是最紧张的阶段 , 要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识点在脑海中过一遍 , 把以前没有掌握的挑选出来 , 查缺补漏 , 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
压力调节——随着中考的临近 , 学生和家长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 , 压力不全是坏事 , 但是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 也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 , 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和不安 , 可以请这方面专业的人给孩子帮助 。
总述:初三和高三考前冲刺期 , 整体知识框架的综合性梳理和灵活运用 , 同时提高应试能力 , 集中力量抓紧一切时间查漏补缺 , 扬长避短 。
10.高中一年级
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心理特征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 , 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 , 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 , 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 , 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 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