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让用户掏钱的文章,一套实用技巧指南!( 六 )



直接给你一个机会摆在面前,而且还告诉你这个机会将会一直为你准备,你会珍惜它吗?我想应该不会,没必要嘛,反正也不急 。
而制造稀缺和紧迫感,最简单的就是对文案中提供的机会加上限制,不论是时间限制、价格限制还是人群限制,让这个机会看起来更稀缺和紧迫 。 要让消费者觉得这个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收益也是稍纵即逝,之后就可能是损失了,因而就可能更快地付出行动 。

如何写出让用户掏钱的文章,一套实用技巧指南!

文章插图

对于营销文案,帮助用户购买合理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给用户 “再想一下”的借口 。
有时候,用户买东西是万事俱备,就差一个购买的借口 。 如果你的文案给她提供了这个借口,那就是双赢!
每个人买东西,都会有一个心理账户,你要别人买你的东西,其实就是要给他一个购买的理由/借口来满足这个账户 。 可以先分析目标用户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帐户,或者需要什么样的购买借口,然后为用户找一个“冠冕堂皇”花钱的理由,减少心理矛盾,促成购买 。
例如:同样一件标价为2千元的衣服,如果是给自己买可能觉得贵,舍不得买,但如果是送给心爱人的生日礼物,可能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了,所以这个借口就是送给心爱的人我才买的 。
用户了解完产品后,也许有所动心,但是还没有达到直接下单的地步,这个时候价格是最为常见的一个阻碍因素 。
绝大多数人对于价格是敏感的,一旦觉得贵,就可能放弃购买 。
这个时候,我们的文案可以有效的减少消费者觉得价格高时的阻碍,让他们更意愿买 。 比如:
塑造内行形象——“你买贵的,因为你是内行” 。
打击动机——“你买贵的,因为便宜的不能帮你达到目标” 。
利用群体——“你要买贵的,因为不该买的人都买了” 。
转移归类——“你要买贵的,因为在这个归类下它并不贵” 。
拉近目标距离——“你要买贵的,因为你已经非常努力(犒劳自己)” 。
转移消费——“你要买贵的,因为要用它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
人在群体中的行为往往会受到他人影响,甚至会根据周围人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反应 。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从众心理学研究视频 。
如何写出让用户掏钱的文章,一套实用技巧指南!

文章插图

一个诊所里,除了一个紫衣妹子外,一群人依照事先安排好的,听到滴声就会站起来 。 等到几轮之后,紫衣妹子听到滴声也会自觉站起来 。 而当这群人都走完了之后,紫衣妹子听到滴声还是会站起来 。
被测试者说的,当我不去从众时,我感觉被排挤了,而从众会让我自在很多 。
从众心理还有一种降低损失的自我暗示,如果不从众,感觉会损失什么 。 比如购物时,会认为天猫里“按销量排行”的商品性价比一定最高,纸质书的“畅销多少万册”会让你更愿意掏钱……
文案中,你可以列出自己的销量、用户量、好评量等数据,让用户更想去购买 。 比如:
如何写出让用户掏钱的文章,一套实用技巧指南!

文章插图

拼多多: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
唯品会:注册会员突破一亿
火山小视频: *亿人都在玩
也可以去突出描述某一次或几次的畅销现象,同样给用户这样的畅销错觉 。
当你的用户准备买单的时候,她可能开始要算账了,也许她会觉得这个东西家里已经有类似的了,没必要买了,或者她觉得好像有点贵 。 这个时候你不妨帮她去算个好账,让她觉得很划算!
你可以把价格进行平摊,把价格除以使用天数,算出一天多少钱,让他感觉划算 。 比如:一个洗碗机2800元,几乎和一部手机价格一样了,你可以告诉她一天只要1.5元,就能从油腻的厨房里解放出来 。
你也可以帮用户算出每年你的产品能帮她省多少钱多少时间,她就觉得购买是明智的 。
如何写出让用户掏钱的文章,一套实用技巧指南!

文章插图

为什么目标达成、竞争获胜会让人心情愉悦?为什么获得一些奖励后都会比较开心?为什么得到他人肯定后我们都精神焕发?因为这些行为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它会传递开心、兴奋的信息 。 在文案层面,多巴胺同样可以有效提升某项信息在用户心智中的积极反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