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文案( 四 )


(3)得出公式 。
请同学们看着表面展开的图形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算?
2.教学例2 。
出示例2,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 。
3.组织练习 。
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
4.教学例3 。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只要用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追问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 。强调不用四舍五入法及其理由,说明用进一法,并让学生说明结果的近似值,板书订正 。
5.组织练习 。
(1)下面的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各是多少?(口答)
162.3 29.4 3.8 42.6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前两步各求什么,怎样算的 。(老师板书算式)提问:第三步要怎样算,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 。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 。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般要用进一法 。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7题 。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最新文案4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疑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
二、课始集疑
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
三、课中释疑
<一>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 。
<二>认识等式
1、演示课件 写出式子
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0
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30>100
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100
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未知的物体换成另一个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物体换成二个未知的,右边另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X + X=150
2、分类
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请小组讨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并把分类结果写在卡片上 。
展示同学们不同的分类,并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结果 。刚才同学们的分类都是正确的,为了解决刚才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一种分法 。(分成等式与不等式两类的)
3、理解概念
师:为什么这么分?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 左右两边相等
揭示: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板书:等式)
谁来举一些例子说说什么是等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最新文案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