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 。
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 。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 。
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 。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
2.俯卧压背法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 。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 。
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 。目前,在抢救触电 。
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 。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
操作方法:(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 。
一、人工呼吸 病人呼停止时要确保呼吸道畅通,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要有节奏地进行 。1.作者坐在病人一侧,张开病人嘴巴 。
2.为防止吹入气向外漏,要掐住病人鼻孔 。3.深吸气,张大嘴,作者与病人口对口地像吹气球似地给病人送气 。
4.一边吹气,一边要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随着鼓动 。5.吹一口气,将口松开,检查病人是否自主呼气,每隔5秒钟一次,反复进行 。
比起空气中的含氧率,呼出气中的氧气要低,但已足以维持生命 。这种不用任何器具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十分有效、简单 。
碰到嘴张不开的病人时可以掐住病人嘴巴,从鼻腔送气作人工呼吸 。1.将下巴突出,开通鼻腔及咽喉部 。
2.将下巴托起,闭紧嘴唇,以防漏气 。3.深深吸气,对着鼻腔送气 。
4.松开嘴,用脸颊体察病人有否自主呼气 。二、心脏挤压 发现意识消失、心跳停止时,要立即施行心脏挤压 。
其方法是:取患者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术者用右手(善使左手也可用左手)手掌压在该手手背上,保持肘臂垂直向脊柱方向进行挤压 。用力不宜过大,以每次挤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 。
压后应立即放松 。如此反复进行 。
频率为70-80次/分左右 。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胸骨 。
三、水与电解质平衡 水和电解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的组成部分 。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而且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
这些反应过程都离不开水 。体内水的容量和分布以及溶解于水中的电解质浓度都由人体的调节功能加以控制,使细胞内和细胞外体液的容量、电解质浓度、渗透压等能够经常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
这就是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这种平衡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条件,是维持人体生命、维持各脏器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条件 。
但是这种平衡可能由于手术、创伤、感染等侵袭或错误的治疗措施而遭到破坏;如果机体无能力进行调节或超过了机体可能代偿的程度,便会发生水与电解质紊乱 。当然,水与电解质紊乱不等于疾病本身,它是疾病引起的后果或同时伴有的现象 。
讨论和处理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问题,不能脱离原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过,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可以成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 。
脱水与中暑 在户外运动时运动量一般较大,会排出很多汗水,特别是在夏天,体内的水分、盐分和维生素消耗得很多,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补充,就会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或者虚脱 。失水早期会出现口渴、尿少的症状 。
这实际上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及时喝一些水,症状很快就能缓解 。如果对这些警报视而不见,则会继续发展以致面部潮红、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低、尿液发黄、精力不集中,并出现“脱水热” 。
推荐阅读
- 骨折急救常识
- 常见创伤急救常识 常见伤害急救常识
- 急救常识题库 急救常识题
- 救护常识心得体会 救护的常识
- 紧急救护常识 人工救护常识
- 幼儿园安全急救常识 校园安全急救常识
- 粉笔常识考点一本通有用吗
- 现场急救常识论文 现场急救常识考试
- 行人交通安全常识内容
- 行车安全常识注意事项 行车的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