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 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 , 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 , 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 , 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 , 教师教学难 , 学生学习更难 , 因此 , 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 , 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 , 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 , 成扇面辐射展开 , 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 。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 , 建立知识链条 。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 。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 打开思路 , 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
东坡词云:“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多少自认英雄的人或是自信即成英雄的人在那“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摸爬打滚 , 四起干戈 , 却也渐渐被历史淘出了长河 。
英雄 , 此二字不知纠葛了几多逐鹿群雄、东征西讨的人的心绪 。多少人又葬身名利场下? 凡言“三国”者 , 即便未曾看过此书者也必知悉“卧龙先生”诸葛孔明的大名 。
书中 , 他是一位羽扇纶巾、谈吐高雅、自比管乐、有呼风唤雨之能、经天纬地之才的一代儒将 。隆中定三分 , 火烧新野 , 草船借箭 , 六出祁山 , 七擒孟获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 。
在无数人心中 , 诸葛亮的文才武略、战术谋略 , 甚比“武圣”孙武而被顶礼膜拜 。没错 , 孔明多谋而近妖 , 是个奇人;三国系一体 , 是个伟人;言归子底 , 他呕尽心和血 , 可惜却是个苦人 , 一世争战却未能打下那汉室江山 。
刘备尝夸诸葛亮:“君才十倍于曹丕 。”缘何其六出祁山终无功而返?只因他把自己一生命运捆绑于一个平庸王朝的戎马战车之上了 。
知刘禅不可扶而扶 , 人格固然可敬 , 而现实终究是悲哀的:一代贤相南征北战 , 心血呕尽 , 戎马倥偬 , 到头来却也不过是五丈原夕夕秋风 , 锦官城片片降幡 。而书中倍受推崇 , 集大义于一身的刘备 , 虽为汉室宗亲 , 当世皇叔 , 尽人和之利 , 而论起英雄 , 便如当时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一般 , 此酒也得脱手 , 难入口 。
书中刘玄德大仁大义 , 至孝至亲 , 满面忠厚之相 , 又有识人用人之才能 , 真可谓系古今圣主之德行于一身而无半点瑕疵 。可惜透书而观 , 这却只能说是贯中为体贴顾念这位刘姓皇帝的面子而在其苍白脸上抹上些许胭脂而已 。
李宗吾所书之《厚黑学》中骂刘玄德之脸皮之厚更甚城墙转拐之处 。刘备皮虽厚、心虽黑却终是心中无谋 , 而其皮厚心黑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刘备好哭 , 且会哭 , 哭得山崩地裂 , 日月无华 。
而其亦非干嚎 , 亦非嘶喊 , 乃是真正泗泪齐流 , 惺惺作态之中又不得不使人心服口服 , 以至于低声呜咽几声 , 似鲁肃这般忠厚之人便会跟着流下两行老泪 。刘备之哭 , 把人心收买 , 孔明被哭出隆中 , 赵云被哭得死心塌地 , 左一声“刘大哥” , 右一声“主公” , 虽然没有拜过把子 。
玄德之心黑 , 胜于浓墨啊!其黑在于利用人近乎残忍卑鄙 。白帝城托孤之时他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 , 辅之 , 若其不才 , 君请自取 。”
这招欲擒故纵之技阴狠歹毒之至 , 好一声“君可自取”听得孔明汗流满面 , 热泪盈眶 , 手足无措 , 抽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 ,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想刘备听毕必是侧脸叹息 , 心中却已笑足三万六千五百次了 , 可见刘备确是一个皮厚心黑的“忠厚长者” 。
推荐阅读
- 《永不言弃》的主题曲,插曲,片尾曲是什么?
- 《倚天屠龙记》中,黄衫女子能打得过张无忌吗?
- 全价机票退票手续费规定是什么 机票退票手续费规定是什么
- 如何评价小说《凡人修仙传》?
- 《传奇法师》如何pk
- 天朝书生有哪些作品
- 推荐几部经典悬疑推理小说
- 《野猪大改造》谁看过?这是部怎样的剧?讲了些什么?
- 语言常识全知道文若愚编著百度百科 语言常识全知道
- 王开岭古典之殇摘抄 谁有古典之殇王开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