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写时,眼离书本的距离应该一尺,最好每30分钟休息个5分钟,站起来走动一下,或看看窗外都可以.2.要保护好牙齿一定要做到早晚刷牙 。
【儿童身心健康常识】3.看电视时,座位与电视机的距离至少二米 。4.预防蛔虫病和蛲虫病要做到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
5.饭前便后勤洗手 。6.肺在人体的胸腔里 。
7.预防流感主要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8.预防肠道传染病应防止“病从口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
9.预防甲型肝炎应做到: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10.老鼠主要传播流行性出血热 。
11.苍蝇能传播肠道传染病 。12.预防贫血要多吃动物肝脏.海带等含铁量高的食物 。
13.吸烟可致肺癌 。14.骨头.虾皮.豆制品的含钙.磷量较多 。
15.被狗咬后一定要及时到防疫部门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 。16.平时使用计算机,与计算机屏幕的距离不可短于30公分,使用防辐射认证的护目镜,避免辐射线对眼睛的伤害 。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
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 。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 。
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
推荐阅读
- 有益身心的健康常识
- 儿童睡觉常识
- 小寻儿童电话手表怎么拨号
- 2022四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2四年级上学期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 儿童电梯安全小知识ppt
- 护肤常识儿童
- 儿童机票怎么收费标准 儿童坐飞机票价怎么算
- 4岁是儿童矮小的分界线
- 2023年济南槐荫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公告
- 2023年济南槐荫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