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常识 带小孩常识( 六 )


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 , 遵守纪律 , 有序活动 , 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
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 , 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 , 以防止意外事故 。
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 , 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 , 懂得如何报警 。
8、下午放学后 , 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 , 不能自己到处跑 , 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 , 以防意外 。
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 , 会表达清楚 , 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
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 , 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 , 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 , 告诉孩子 , 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 , 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 , 一定要尽快逃开 。
11、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 , 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
12、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 , 过马路时 , 应遵守交通规则 , 走人行道 , 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 , 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
13、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 , 不随意开门 , 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 , 可说:“我父母不在家 , 请你以后再来” , 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
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 , 更不应该放入口内 , 以防意外 。
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是随时随地 , 时时刻刻的 。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听故事以及让孩子亲眼所见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灾难的事例 , 丰富孩子一些简单的社会经验;进而向他们提出一些安全规则 , 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父母不在家 , 不轻易开门让陌生人进门 , 这些应该是孩子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识” 。通过这些教育 , 可以使孩子明白做危险事情的后果 , 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 同时无形中也增强了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 。
灌输生活自我保护常识 生活中 , 让宝宝会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 在烈日下戴遮阳帽 , 鞋子不合适或有沙子要及时更换;雷雨时切不可在树下、电线杆旁或高层墙沿下避雨;药品是治病用的不能随便吃 。活动中不让宝宝不玩火、不攀高、不爬树 , 不去池塘、江河里游泳;游戏或玩耍时 , 不打架、不推拥 , 发现玩具有损害及时告诉大人 。
明白尖锐物品会伤人 每当大人们使用刀、剪、针或其他锐利的物品时 , 别忘了重复、适时地告诫宝宝:这种东西不是玩具 , 因为它很危险 , 会把人的身体刺伤扎伤 , 流很多的血 , 还要去医院治疗 , 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 所以只有大人们才能使用 , 小孩子不要靠近它 。同时告诫小宝贝 , 如果把筷子、冰棍棒往嘴里放也会有这样的危险 , 尤其是在走路或奔跑时 。
重覆说明电很危险 电源、电线、电器及电线都对小宝贝充满了吸引力 , 然而这些东西又都很危险 , 稍有不慎便会踉成大祸 。因此 , 光是把它们藏起来让宝宝看不见还不够 , 还应该大人们在插电使用电器时 , 不断地提醒宝宝乱动电器有何危险后果 , 不能把铁钉、铁丝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座小孔里 , 更不要在大人不在时自己去拔电源插头 , 或玩耍接电的家用电器 。
待宝宝稍大一些时(4岁以上) , 要教宝宝一些简单的电器正确使用方法 , 并允许宝宝在大人的指导及看护下使用 。可能一开始没什麽用处 , 但加以时日会有成效的 。
如此进行启蒙 , 会使宝宝在日后长大后 , 也会对危险物品的使用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 , 因此受益终生 。交通规则 每次带宝宝出外上街时 , 一边走一边给宝宝交通常识 , 如在街上走要随时留心车辆 , 过马路时要选择车辆稀少的时候过 , 而且一定带他走人行横道线;经常告诫宝宝小孩子不可以一个人独自过马路 , 在马路上及马路边玩耍;还要给宝宝讲红黄绿灯及各种路标的各自功用 , 并告诉宝宝 , 一定要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去做 , 在红灯亮了的时候 , 即使没有车辆也不能通过;还要让宝宝了解在车辆高速行驶时 , 对在马路上乱跑的人是多麽危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