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学生展示作品〈附录二〉,教师随机点评)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 。下面老师也把别人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
(屏幕上投影五幅图片)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登月的过程,明确了登月的意义 。还有几位同学通过示意图,为我们复述了文章内容,做得很好 。刚才大家也通过想象把未来的月球画了出来,大家希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变为现实啊?(学生答:希望)老师认为,我们初一(1)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粒伟大的种子,只要能在知识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扎下深根,这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你们这些伟大的梦想 。
作业:上课前陈秀媚同学背诵的诗歌中,有一句与月亮有关,(“我寄愁心与明月”)课后,大家查阅资料,收集关于月亮的诗词 。
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2021范文5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
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 。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
2.讲读法 。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对,是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 。现在,就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吧……
二、检查预习
1、听写下列字词:(共10个)
指令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解释下列词语:(共5个)
①畅谈:尽情地谈 。
②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
③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
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接触 。
⑤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
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①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
②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③“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
④三名宇航员进入指令舱 。
⑤“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后进入预定的轨道 。
⑥“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登月轨道 。
⑦三名宇航员进入梦乡休息 。
⑧“阿波罗11号”飞船到达离月球28000公里的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
⑨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 。
⑩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
⑾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来到了月面 。
⑿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在月面上紧张的工作 。
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
⒁登月舱和“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登月舱被甩在太空 。
⒂“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⒃对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总结
⒄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
⒅阿姆斯特朗谈登月的意义 。
2、归纳整个登月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明确:可分四个阶段
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 。
4、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指出相应事件 。
①1969年7月16日早,“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
②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
③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 。
④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开始进入梦乡 。
⑤19日晚上8点33分,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
推荐阅读
- 初二写新闻作文范文 写友谊的初二作文范文
- DXOmark最新排行榜 手机照相排名dxomark
- 2021新高一语文教材电子版必修一 2021年高一语文电子版新修订教案五篇
- 2022年新版高一语文书 2022年新版高一语文教案
- 葫芦娃手游在线玩 新葫芦娃手游怎么玩
- 室外外墙面翻新最快的方法 外墙面翻新最佳方法
- 2021一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语文 2021版新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 2021年份高一语文教案新编模板总汇
- 今日山东甲醇价格最新消息 今日山东甲醇价格
- 烟草新商联盟登录账号失效怎么办 烟草新商联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