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的氏族是母系氏族社会 。那么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特点?
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适合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了妇女,占据了支配地位 。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彼此社会地位的变化,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由于生产的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第一个阶级社会 。
四、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题
五、教后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
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
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
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
二、教学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让学生阅读导言中的故事 。问保守势力为什么要谩骂、攻击达尔文、赫胥黎? 因为后者的观点违背了他们一直信奉的上帝造人说 。
在漫长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人是由神创造的,让学生例举东西方神创造人的传说 。亚当和夏娃的传说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达尔文、赫胥黎他们认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进化而来
自学: 1、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2、古猿是今天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
森林古猿
3、“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
4、世界主要有哪三大人种?人种差异出现于何时?人种差异出现的原因?
5、最初的人类社会被称为什么社会?能说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社会?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哪些社会?
(三)讲解:第一阶段:“树猿” 时代:2000万年至500万年前,化石产地:欧洲、亚洲、非洲 大小:体长约60厘米 体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两足行走,爬树、吃果实
第二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
非洲南方古猿——“露西”
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不能进行真正的劳动,属于从猿 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第三阶段:“完全形成的人” 坦桑尼亚“能人”
特征: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是“完全形成的人” 。
思考:1、在从古猿向人进化过程中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直立行走 。(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因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用于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而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促进了脑的发育 。(南方古猿露西脑容量约400毫升,与古猿相近 、 早期猿人“能人”脑容量约800毫升 、 晚期猿人北京人脑容量约1043毫升 、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1500毫升左右)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 。
人和动物分属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结果,而劳动离不开工具,不管是石器、还是现代机器,这些工具是人类制造并使用的 。而动物是不会制造工具,最多会使用天然工具 。如一种海狸用石块敲碎贝壳,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等 。
3、南方古猿是人吗?人类什么时候形成?
是直立行走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正是南方古猿出现的时期 。
4、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启发思维:什么促使其直立行走,要生存,就要劳动来获取食物)
生产劳动 。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要用手,促使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劳动要使用工具,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 。
小结:人类由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生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因为劳动促使手脚分工,开始直立行走,进而促进脑的发育;劳动的需要,开始制造工具并进行生产劳动,人类形成了(指完全形成的人),因为能够制造工具和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推荐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方法 八年级地理教学方法及模式
- 世界历史知识点之斯大林时期
- 初三写景作文600字左右 初三黄河写景作文600字5篇
- 过年放炮是驱赶什么怪兽,初三放炮啥意思?
- 缩句大全 三年级上册扩句缩句大全及答案
- 农历三月初三是啥日子 三月初三是什么日子有什么讲究
- 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宿建德州的意思?
- 初三都学什么科目 初三都学什么科目2013
- 什么的树木填空 什么的树木填空二年级上册
- 一年级上册好词好句 我积累的好词好句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