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理脾胃虚弱 脾虚怎么调理( 三 )


⑷情绪顺畅 。
谁都想每天开开心的,情绪顺畅,但人生于俗世,难免有七情六欲,也包括一些不开心的负面情绪,谁都避不开 。区别在于能否及时调整,“及时且迅速调节情绪的能力”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能力,有的人睡一觉就好了,有的睡好几觉还走不出来 。
有意识的调整是第一步,有的朋友习惯于沉迷于各种不良情绪,比如生闷气,胡思乱想,只要开个头,那就没完了,睡不着,吃不香,不光伤脾了,体质也会受影响 。
情绪调节咱们说过很多,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了,今天只重复最简单直接的一招,不要宅着,去做点新鲜的事情,不要在意管用不管用,闭着眼就去做就行了,说不定有新的收获,反过来心情也好了 。
⑸坚持节欲 。
纵欲的危害不多说,相信很多朋友自己也体会到了,N多文章都要讲这个,因为其影响较大 。不管目前有否脾虚症状,记得节欲百益而无一害 。
⑹防外邪 。
生活各方面都很健康,如果被外邪趁虚而入导致脾虚,那岂不是很冤枉么?
如何预防呢?
*穿好衣服,如果要去湿气比较大的地方,不宜过多暴露在外面;
*避免长时间游泳,特别是夏天,会出汗,湿气容易通过毛孔入侵;
*夏天适度出汗,不宜长久呆在空调房,毛孔闭塞,不利于湿毒什么的外排;
*夏天炎热,可以常吃点粥:绿豆+白扁豆+薏米 。
⑺健脾通用技巧 。①食疗 。
*代茶饮:黄芪+大枣+炙甘草,5-8克,煮水或热水冲泡喝,针对脾气虚;
*代茶饮:干姜+大枣,3-5克,煮水或热水冲泡,针对脾阳虚(温阳补火,上火者忌用);
*食疗粥:白扁豆+炒薏米+怀山药+大枣+粳米,一起煮粥喝,不过要煮烂,喝汤吃豆,但不要多用,一碗足矣,比例自己搭配 。
②穴位 。
可以常常按摩以下穴位 ,如果兼具脾阳虚等怕冷畏寒之症,还可以艾灸这些穴位 。
*三阴交;*血海穴;*阴陵泉穴 。
③药物 。
凡用药必定辩证,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也没有通用的健脾药物,必须对症才行 。
下面会讲这个 。⑻脾虚问题辩证 。
【如何调理脾胃虚弱 脾虚怎么调理】上面讲的措施,适用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副作用,正常人做到了脾可以保养的很好;轻度脾虚的做到了,可以有效改善 。如果脾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并且衍生了其他并发症 ,可能就需要个性化调理了,说几种常见情况 。
①脾气虚 。
*如果症状较轻,按照上述所讲改善即可;
*如果较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了,可以试试四君子汤,健脾补气经典方 。
②脾阳虚 。
症状如上所讲,是脾气虚的加重,寒症比较明显 。
*如果症状较轻,按上述所讲改善即可;
*如果较重,受寒即泄腹痛等,可试试理中丸或小建中颗粒,皆属经典方 。
③脾虚湿气 。
湿气种类很多,程度也不同,要具体分析 。
A:普通的脾虚湿气 。
*平胃散加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大枣);
*四苓散(茯苓/猪苓/白术/泽泻) 。
二者有时单独用,有时则合用 。
B:痰湿 。
常用二陈丸(汤),属经典方 。
C:湿热 。
*二妙丸,常用的针对湿热下注等,属经典方;
*拍打委中穴,清热利湿 。D:寒湿 。
常用实脾饮: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
E:水肿 。
各种不明原因的水肿,包括湿气,可以试试五皮饮,属经典方 。
④脾气下陷 。
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气不衔接、下腹坠胀、久泻脱肛、小便淋漓不尽、子宫脱垂等 。顾名思义,脾气按说要往上升,结果下降了,导致一些下垂下注的并发症 。调理思路就是:升补中气,常用补中益气丸(汤) 。
⑤脾不统血 。
上面脾功能讲了,脾有约束血液运行之作用,如果此功能失调,则血液溢于血管之外,有大出血现象 。比如月经过多、皮下出血、便血、尿血,此种情况,舌质比较淡 。
调理思路:补气摄血、引血归经,常用归脾丸(汤),也属经典名方 。
⑼脾虚的应用 。
脾虚怎么还有应用呢?说两个:
①减肥问题 。
相当一部分肥胖是由于脾虚运化不力,滋生痰湿水肿而成,这种情况光靠运动,节食,吃减肥药什么的,效果不大 。就算暂时减下去了,吃下去的东西又成痰湿了,最根本还是要健脾去湿,具体做法,请参考上述所讲,当然也不能完全靠吃药或食疗,全方位配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