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什么乱什么四字词语怎么写 欢什么乱什么四字词语( 三 )


澎湃新闻:接上一个问题说 , 古文在历史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 经过哪些改造 ,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唐宋古文运动、白话文运动等 , 分别在改造古文和塑造今天的语言上留下哪些印迹?
商伟:的确如此 , 我们今天习惯于将二十世纪之前的文言文书写都一股脑说成是古文 , 其实不然 。古文写作在历史上也发生过断裂 , 例如六朝时期基本上是骈文的天下 , 而且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唐代 。骈文是一种半诗化的风格形式 , 韩愈倡导复古 , 也就是希望打破骈文的一统天下 , 重新回到“三代两汉”去 , 所以有“古文”一说 。而这一古文复兴的努力直到北宋才获得普遍的成功 。
在当时的情况下 , 复兴古文并非理所当然、轻而易举之事 。韩愈多次谈到他研习先秦诸子的心得 , 从他本人的作品来看 , 显然得益于孟子和庄子 。但是他所理解和写作的古文也未必就十分规范 , 例如他在一些虚字的使用上 , 是非常个人化的 。按照今天高考的标准 , 估计要被扣分的 。语言文字的用法是约定俗成的 , 更何况在当时并没有一个全国语言家协会或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样的权威机构来确认规则、裁判对错?但韩愈逞才使气 , 又好为人师 , 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巨大的 。
宋元之后 , 古文的写作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 尤其是产生了各式各样文白杂糅的情况 。例如朱熹的语录 , 说是语录 , 实则文白混杂 , 在文言的句式结构中嵌入一些口语化的词汇、语气词和口语指向的表达方式 。明清时期的一些古文作者进一步拓展了古文弹性与风格幅度 , 将戏曲宾白唱词的风格化口语的语吻腔调带入古文写作 。到了晚清 , 又出现了梁启超那样气势磅礴的报刊体古文风格 。总之 , 古文一直都处在不断演变的鲜活的发展过程当中 , 而非铁板一块 , 一成不变;更不像有的学者所声称的那样 , 古文到汉代就停止了发展 , 变成了僵死的“古文” 。
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 , 现代汉语书写在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经历了标准化、同质化的洗礼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夸大现代汉语作为书面语如何与文言文一刀两断 , 另起炉灶 。实际上 , 很多文言文的成分被保留在了现代汉语书写中 , 只不过从单音节的字变成了双音节和三音节的词 , 而在多音节的词中 , 又往往保留了文言文中的字义 。所以可以说 , 现代汉语书写在断裂之中仍然体现了连续性 。此外 , 还有大量的成语和典故 , 也都构成了现代汉语书写的内在的组成部分 。的确有人认为现代汉语与文言文属于两个不同的书写系统 , 但这一看法问题不少 , 未必站得住脚 。
“流行的代价往往是遗漏和扭曲”
澎湃新闻:的在《给孩子的古文》中 , 我们也注意到你收入了《列子》《战国策》中的故事 , 今天使用的很多词 , 如南辕北辙、画蛇添足 , 都是出自某一个故事 , 并从那么遥远的时代的史籍中提炼、流传到现在 。
商伟:是的 , 我在《给孩子的古文》的开头部分收录了一些早期的寓言故事 。有的来自《庄子》和《战国策》 , 也有的取自《列子》 。《列子》的情况有些复杂 , 是否包括先秦的文字尚且存疑 , 但这无疑是一本被严重低估了的、十分罕见的智慧之书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它、喜欢它 。
什么是成语典故?通常来说 , 也就是用一个四字的词组来浓缩一则寓言故事或历史掌故 。它暗含着叙述性 , 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大智慧 。所以 , 每一条成语就是一个原子 , 凝聚了巨大的能量和爆炸力 , 足以振聋发聩 , 而又余响不绝 。这些成语并没有当即就被当作成语来接受和使用 , 而是在文章问世之后逐渐得到认可 , 并且通过不断的重复使用而附着了更丰富的意义和联想 。一条成语经过这样千锤百炼 , 抵得上千言万语 , 甚至千言万语也未必就说得清 。

欢什么乱什么四字词语怎么写  欢什么乱什么四字词语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