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家通过两次切不同方法的结果和小男孩的发现是否一样?
(6)从小男孩展示他的真本领后 , 我见到五角星时的惊奇请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有关的词语 。
板书:见过……总是……从未见过
……更没有想到
(7)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男孩和我的对话 。
过渡: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发现五角星时 , 你们会想到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请喜欢读这个自然段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 , 让我们去感受作者的想法吧 。
(2)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
(3)交流
思考:那鲜为人知的图案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魅力”一词怎样理解?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往小处说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从大处说该怎么讲呢?(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
板书: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1、为什么人们都不会想着拦腰切苹果呢?
2、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什么?
五、拓展练习
从小男孩横切苹果的方法中 , 体会到学习或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说一说 。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最新范文4
一、设计理念
“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 , 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 , 并且迁移运用这种方法 , 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 , 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寓言的方法 , 从而打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 。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 初步掌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 , 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 , 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这则伊索寓言编写寓意 。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 梳理归纳
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 , 汇报交流:得到了哪些信息?及时总结 。
2、引入课题 。
3、自由朗读 , 整体感体课文 , 要求:读准、读通三则寓言故事 。
4、汇报读书后的感受 , 随机归纳梳理 。
预计学生会汇报
(1)故事内容简说 。
(2)对角色的评价 。
(3)对寓意的个性理解 。
过渡语:读了这测寓言 , 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内容 , 但这还不够 , 学寓言 , 不仅要读懂内容 , 还要理解寓意 。
(二)找准寓意 , 初步理解
1、快速默读寓言故事 , 把寓言中表明寓意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
2、交流汇总投影出示三句寓意:都在文末 , 点睛之笔(精练、概括) 。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 。(提醒:抓关键词)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了几则寓言的寓意 , 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 , 用心默读思考: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
(三)抓住联系 , 深入体悟
1、默读第一则《狐狸和葡萄》 , 自主找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
2、指名读故事 , 齐读寓意 , 反馈交流 。
3、教师随机小结点拨 。
4、小结方法: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是怎样与故事联系起来的?
5、齐读寓意 , 强化感知 。
6、自主尝试 , 运用方法学《牧童与狼》、《蝉和狐狸》 。
7、反馈交流 , 随机点拔 , 发现、梳理后两则寓言的故事和寓意的有机联系 。
8、再次小结方法 , 读寓意 。(寓意是紧密联系故事 , 从故事中精心提炼出来的 , 与故事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9 。教师出示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的《蝉和狐狸》的寓意:“一个居心不良的人 , 不管用多少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阴谋 , 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的 。”
请学生运用方法评议 。
过渡:《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 , 在语言的最后用依据精练的话点名寓意 。这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
(四)迁移方法 , 尝试概括寓意
1、为从《蚂蚁与屎壳郎》写寓意 。
2、交流、评比优化
3、教师出示下水文 , 师生评议 。
(五)作业
运用抓联系的方法 , 拓展读《伊索寓言》
推荐阅读
- 寂静的春天高二上册语文教案
- 以挫折为话题初三语文作文700字
- 三年级厘米分米毫米的口诀表 厘米分米毫米的口诀表三年级上册
- 三年级抗击疫情手抄报简单 三年级抗击疫情手抄报简单画法
- 语文课本上的插画大盘点,张张经典,能认出3张以上的都是学霸
- 三年级读书摘抄卡怎么做 三年级读书摘抄卡图片
- 结婚怎么恭喜人家 外孙结婚怎么恭喜
- 圈的多音字组词 三年级上册 圈的多音字组词
-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3个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新冠肺炎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新冠肺炎手抄报三年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