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 六 )


2.3 贸易政策国际协调不能改变贸易政策的保护性质
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促进了贸易政策的国际趋同化 。自二战以来,双边贸易政策的协调,区域性的政策协调,尤其是致力于国际贸易体制的多边贸易政策的协调,使各国贸易政策趋于统一,体现了全球经济关系的秩序化,给各参加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但无论是哪种协调,贸易政策的本质始终具有保护性,即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没有根本改变 。就拿WTO这一多边贸易的更高成就来说,仍然改变不了各个国家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 。
(1)自由贸易是个谎言 WTO规则的制定,形式上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回合(MTN)的协商产生,实质上依据国家贸易实力决定分量,由于历史原因和贸易实力,基本上是美国一手把持 。贸易谈判(贸易自由化)只是攫取利益的手段,使国家利益更大化(贸易保护)才是贸易谈判的实质 。
(2)WTO的例外条款和规则,为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由于贸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利己的,即在更大范围内保护本国利益,同时更大程度地攫取他国利益 。因此,国家贸易政策的目的(在没有一个足够有约束力的国际组织的约束条件下),决定了这种例外条款和规则就会必然成为贸易保护的依据 。
(3)在WTO下仍有一些公开的高度保护的行业农业、纺织业,便是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开的保护产业 。但这些产业恰恰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发达国家中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 。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studa.
关于对外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名词解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