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姓族谱( 四 )


叶姓家谱 , 叶姓族谱郡马府 闽南家庙皇家气派

叶姓族谱

文章插图
郡马府位于厦门同安大同街道办事处岳口村铺前佛子岗岭下 , 现在是佛岭叶氏家庙 , 始建于唐 , 原来是南阳佛岭始祖叶洙的卜居地 , 宋淳佑八年(1248年)皇室郡马叶益建成郡马府 。
据考证 , 佛岭叶氏始祖叶洙 , 是唐朝懿宗咸通庚辰科进士 , 官至大学士 , 早年住在江西 , 在龙纪元年(889年)入闽 , 佐闽王理朝政 。而郡马爷叶益是佛岭叶氏八世 , 宋淳佑间娶宋魏王之妹越桓而被封为郡马 , 因此在此地兴建郡马府 。明初修复后改为祀奉列代祖先的家庙 , 以其拥有的公产(黄地的田业及七宫八池)得以维持历代县内外佛岭裔孙朝拜的“圣地” 。
1992年郡马府由海内外叶氏后代重修、重建 。199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 。
郡马府一眼就能让人感觉出它与闽南传统建筑的不同 , 有明显的皇家风格 。
首先是家庙前有三道照墙 , 是皇家独有的气派 。其中第一道照墙上有一幅麒麟的浮雕 , 已经有些斑驳了 , 据介绍 , 由于古代的工艺已经失传 , 无法修复 , 只能在浮雕上面搭个顶棚加以保护 。
过了三道照墙 , 走近家庙 , 引人注目的 , 不是门上高挂着的“郡马府”招牌 , 而是大门前一块及膝高的朱漆大门槛 , 充分显示主人地位的尊崇 。采访人员试着跨进门去 , 还真有点难度 , 这才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什么叫做“难跨高门槛” 。家庙内的建筑则与闽南传统建筑类似 。
据介绍 , 郡马府虽经历代重修 , 但布局上仍保留原有的基本模式 , 1992年重修时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许多建筑构件 , 尤其家庙保存较好 , 是同安规模较大 , 始建年代较早的宗祠 。
家庙门前有座小桥 , 桥下竟是活水 , 水流似动非动 , 深不可见底 。水在中国 , 代表着智慧和财富 , 郡马府最具研究及借鉴价值的 , 就是桥下的九曲涵了 。九曲涵的水引自附近的梅山 , 经过池塘沉淀变为清水 , 经过九曲十八弯 , 流经家庙门前 , 再流往叶池、龙舟池 , 从建成到现在也只清理过几次 。九曲涵的水工建筑 , 是独一无二的 , 已经载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 。
清代康熙之后 , 叶氏族人移居*** , 今已遍布全岛 , 尤其集中于台北、新竹、苗栗、嘉义、台南等地 , 成为***二十大姓之一 。***现有21万叶姓子孙 , 其中三分之二是同安籍 , 都是郡马府的后代子孙 。1992年修复郡马府花费近60万 , ***叶姓子孙就捐赠了30万左右 。
***全台叶姓祖庙现任董事长叶明寿 , 是佛岭第28世裔孙 , 年年都来同安郡马府祭祖 , 叶明寿曾说 , 其祖松麟公渡台建立家业基础后 , 为追思祖宗 , 怀着为人嗣当知其木叶本同源流之意 , 派子孙前来同安谒祖 , 并带回“佛岭叶氏族谱” 。
目前郡马府已是佛岭叶氏***子孙寻根谒祖之地 。
仙游古濑叶氏 。一为漳州莲溪叶氏 。自清代康熙末年开始 , 闽、粤叶氏陆续有移居***者 , 后又有不少人徙居海外 。
以上是叶氏家谱,叶姓族谱的详细介绍 , 您在为宝宝取名的同时 , 还可先了解一下百家姓中叶姓起源,叶姓起源和叶姓家谱及叶姓名人的相关资料 。然后再根据起名网(www.yw11.com)免费起名和起名大全为您的宝宝取个好名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