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尼尔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三 )


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凡发动战争之目的 , 全出于满足私心耳 , 而轻天下人民之性命 。发动无义之战者 , 当全球共击之 。据心理学家研究 , 经常参与战争的士兵 , 其人性极易扭曲 , 最后丧失人性 , 成为杀人机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也不难理解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屠杀了 。那么希特勒与最早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的亚历山大是不是可称为一类人呢?亚历山大大帝有天才般的军事才能 , 希特勒亦有;亚历山大大帝有跨越版图 , 吞并已知世界的野心 , 希特勒亦有;前者的兵团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迅速瓦解 , 后者的机械化闪电战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而功亏一篑;前者重视政治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研究 , 希特勒也重视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研究 , 并且在火箭及原子能等先进技术方面领先 。凡此种种 , 我们发现希特勒和亚历山大大帝有着突出的共同点 。读了本书之后 , 我认为 , 真正的英雄不是利用自己的才华和权力置人民生命于不顾而满足个人私欲的人 , 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公共权力维护麾下百姓之权利 , 维护本国 *** 不受侵犯的公民 。
亚历山大大帝有知识、有思想、有实力、有时机 , 汇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 , 但其膨胀的野心给当时的百姓带来的只能是苦难 , 如今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多是温和的、辩证的 , 因此他的功绩也被不断的放大 。若后人赞其为统一世界之政治先锋 , 开人类历史发展新纪元 , 促进了东方世界希腊化 。那么缘何少有人公开赞颂希特勒呢?何不称赞其为推动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功臣呢?在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的千古一帝或千古暴君秦始皇 。其地位不是亚历山大之流可撼动的 。其一 , 嬴政所进行的战争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统一战争 , 此举能够结束各个割据势力之间长期的征伐 , 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 尽管统一后并非如此;其二 , 战争的双方有着密切交往的历史 , 认同感很强 , 用现在的术语来讲 , 这是内政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 , 统一是主流 , 和平是民心所向 。这也是为什么亚历山大帝国迅速瓦解的原因(他们发动的是不义的侵略战争) 。
在维护国家 *** 方面 , 秦始皇毫不含糊 , 汉武大帝毫不含糊 , “凡犯我大汉者 , 虽远必诛!” 。亚历山大和秦始皇通过一邪一正告诉我们 , 在领土问题上没有平等的谈判可言 , 有的就是实力与战争 。当今世界不乏亚历山大之流的扩张 , 但是更需要秦始皇之辈的捍卫 。若国与国之间都有一座友好的长城 , 互相捍卫着本国的尊严;若国与国之间都有着一条友善的丝绸之路 , 互相传递着两国人民的爱 。那么 , 发动战争者 , 你居心何在?
韦尔斯的史学成就 , 大概归功于他不是***的历史学家 , 没有为固定的思维所束缚 。因而能够用优美的文字和独到精辟的见解把地球的形成、古生物和人类起源直到现在的世界史展现给大家 。
在写到中华文明时 , 作者谈论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巨大影响 , 即思想的统一 , 使得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 。尽管在秦始皇死后 , 秦王朝分崩离析 , 但是以后的征服者考虑的不再是某个局部地区的统一 , 而是整个中华的统一 。这些无疑对以后中国的历史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作者似乎有意拿秦始皇统一中国与希腊的城邦制度进行对比 , 各个城邦虽享有较高程度的自 ***  , 为以后民主的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太强调其独立性 , 而始终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当外敌入侵时 , 很难形成有效的抵抗 。在涉及到孔子的儒家思想时 , 作者韦尔斯也进行了辩证的思考 。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是使社会拥有共同价值 , 不会因为不同思想价值而导致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 。但是儒家思想体系又有他巨大的缺陷 , 也就是缺乏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 。其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和” , “平天下”是古代士大夫的更高理想 。“和”与“平”才是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 只要是“和”社会就已经达到了更佳状态 。这种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 , 如果抛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只讲究本土社会的和平 , 这当然是可以实现的 。但问题在于随着世界上其他强国的纷纷崛起与发展 , 就不可避免的与之发生激烈的碰撞 。在文明交流中我们能获得一席之地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