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 最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五 )


三、缩写课文法:
小学课文,一般都浅显易记,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 。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练习缩写,不算高不可攀 。如《小猴子下山》,写出小猴子下山后几次做什么,怎样做的,心情怎样,就算可以了 。
四、创设意境法:
按教者事先考虑、准备的,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件简单明了的小事儿,接着让学生复述或写出 。如:一次教师给学生发课外书,发完少了两本,就让学习委员到备课室找,结果,她在半路上拾到了 。于是,马上让学生动笔 。这样做学生感到有兴趣,有话写 。
五、字词扩写法:
低年级字词任务较重,可随时结合字词教学,进行扩写词语,扩写句子,扩写一段话,乃至一段短文的训练 。尽量做到:联想丰富,有进步意义,内容完整、语句通顺 。如:教“吓”字,组词(吓一跳)扩句(他把小力吓一跳),扩写一段话(小力走到教室门口,刚一推门,小军躲在门里,故意“嗷”地一声,把小力吓一跳,倒退几步摔个筋斗 。上课时,小力告诉了老师 。老师把小军批评了 。小军红着脸说:“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
六、观察实物法:写静物,要从“摹形”和“传神”两个方面着笔 。“摹形”就是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传神”就是描写物体内在的神态,可以说明物体本身的意义或者抒发作者对物体的感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联想 。
七、看图联想法:
在“看图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使图前、图中、图后的情节融为一体 。要注意以下四点:
⑴看懂图意;
⑵弄清题目规定的写作要求;
⑶依据要求,结合看图,确定写作重点;
⑷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如教第四册语文《杭州西湖》这幅图时,可启发学生说:“假设你此时在西湖岸上,能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再把这些问题连在一起回答 。教者可口述范文片段,最后学生复述、仿写 。
八、讲说结合法:
把讲读课文和说话练习结合起来 。通过讲读促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口头复述能力,这是把理性知识(或课文知识)转入实践运用的范例,是语文课与作文课紧密结合的尝试 。如:讲《小蝌蚪找妈妈》、《松鼠》之类的课文,可用十分之六的时间讲读,十分之三的时间练习说话,十分之一的时间机动使用 。叙述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游水嬉戏的情形;青蛙的外貌,生活习性;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变化情况 。仿照《松鼠》的写法,叙述公鸡、大鹅、小狗等动物的外形,生活特性,用途或作用 。
九、古诗改文法:
在学好古诗字、词、义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试探改写成文,是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好机会 。因为古诗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把这些现成的材料组织成文,能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能训练学生布局谋篇的作文技巧 。
十、仿写作文法:
现成的作文资料很多,教师可把适应学生仿写的作文读一篇 。然后让学生根据头脑中的记忆仿写 。可分两种,作文能力差的仿写范文中的原有事物,作文能力强的可联想其它类似的事物 。如:一次作文课,读一篇篇幅短小的作文《奶奶笑了》,写的是孙女小英,在天突然来雨的时候,主动给到市场买菜的奶奶送伞的事 。少数学生可照原事写,多数学生可写自己为亲人做的实事 。这就素材多了,可写冷天,给爸爸送帽子;可写妈妈在地里扒玉米,自己在家做饭;可写帮爷爷浇小树……
以上十法,只是列举了低年级启蒙作文的部分训练方法,旨在给老师们提示个训练方法的思路 。只要结合低年级教学实际,善于思考,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的低年级启蒙作文训练的方法 。




【一年级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 最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