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杀人”案件的细节是什么?( 三 )


再次 , 长期以来大众对警方表现的失望 , 一并裹挟到了本案中 。当于欢把求援的希望放到警方身上时 , 他们内心是期待警方帮助他们脱困的 , 哪怕是暂时的 。但是 , 警察既没有带走杜志浩们调查 , 又没有将于欢母子解困 , 其处置缺陷和实际后果 , 与于欢杀人间是否构成因果联系 , 一审法院选择性地忽略了 。
最后 , 就“正当防卫”的立法精神来看 , 目的是要鼓励公民采取必要措施与不法侵害作斗争 , 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从而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 。但是 , 如果司法实践中 , 将“防卫的紧迫性”标准定义过高的话 , 很容易消解公民对抗违法行为的勇气 , 这与正当防卫的立法初衷背道而驰 。
更何况 , 这是一个自我的防卫 , 也是一个为母亲的防卫 。
安提戈捏说 , 法律之内 , 应有天理人情在 。
未来
二审怎么判?我们不便揣测 。
因为 , 审判独立的原则 , 无论如何都值得尊重 。
一种观点认为 , 在民意汹涌的舆论压力下 , 二审极有可能改判 。说不定 , 此刻相关法院就在加班加点 , 研究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 。
我们不赞同舆论干预司法 。但是当刑事个案生成为社会公共事件时 , 它所带来的讨论 , 无疑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 甚至关乎我们对法治未来走向的信心 。在被刷屏的一天里 , 有关于欢刺杀辱母者的上亿条评论 , 是国人对法治高度关切的一个生动注脚 。
面对22岁的于欢 , 以及本案中自然正义与法律正义可能存在的落差 , 我们只想说 , 司法 , 不仅关乎纸面规则的落地 , 还关乎规则背后的价值诉求 , 更关乎人心所向 , 伦理人情 。
否则 , 于欢承担的 , 就不止是杜志浩带来的羞辱 。蔡斐/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山东辱母案事发细节
“于欢妈妈被那些人侮辱时 , 我看到了 。他刺杀那些人 , 我没看见 。因为我当时正在门口阻拦正准备离开的警察……”3月25日 , 在接受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采访人员电话采访时 , 于欢的姑妈于秀荣说 。
于欢 , 山东聊城人 , 因犯故意伤害罪 , 被山东聊城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采访人员从该案一审判决书中看到 , 于欢持刀故意伤害四人 , 致一人送医不治死亡 , 两人重伤 , 一人轻伤 。受害的四位系向其母亲讨债的人 。这四人在讨债过程中 , 存在侮辱、打骂其母亲和于欢本人的行为 。
该案经南方周末报道后 , 立即引发公众对聊城中院一审判决的讨论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其中最大争点系“于欢行为是否属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 。
姑妈回忆
目睹侮辱妈妈 于欢“拳头一直攥得紧紧的”
2016年4月14日 , 于欢母亲苏银霞公司内 。催款人赵荣荣又一次来催款 。那么 , 那天到底发生过什么?
2017年3月25日 ,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对话于欢姑妈于秀荣 。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你看到过于欢妈妈被侮辱那一幕吗?
于秀荣:我清楚 , 我就在窗外 , 他们在屋里头 , 在接待室 。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你看到了什么啊?
于秀荣:我一直和于欢、于欢的妈妈在公司 , 是他们在放黄色录像 , 还隔着窗户喊还钱呢 , 还不来钱去卖去 , 卖一次一百块钱 , 只喊苏银霞还钱 , 好象有一个叫赵溶溶(音)的女的 。下午吃了晚饭以后 , 另一个证人曾二小(音) , 在接待室侮辱他妈妈 , 他一会儿脱裤子、弄他的生殖器 , 我在窗外看着的 , 因为他们不让进去 , 一个人老是拦着不让我进 。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于欢看到自己妈妈被侮辱是怎么样一种表情?
于秀荣:当然是气忿了 , 老攥着拳 , 但是他也不能反抗 , 他妈妈都坐着 , 那边的人是站着 , 他就在沙发上坐着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