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的近义词 挑大梁( 二 )


孙锐:近年来,配合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有效实施,济南、武汉、成都、南京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支持性政策,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定、项目支持、金融支持、荣誉表彰等方面给予人才诸多便利 。
在职务聘用方面,济南、武汉作了详细规定 。如济南市在《关于实施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企业发展计划的意见》中规定,可特设岗位聘任急缺型青年科技人才,不再受单位专技岗位、等级及结构限制;武汉提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可聘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担任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或相关领导职务 。
在职称评定方面,四市政策内容相似,多是提出依据人才能力和业绩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技术职称,不受限于学历、资历、岗位数量等条件 。
在项目支持方面,成都提出,特别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的项目可予以特殊立项,不受总额限制 。
在金融支持方面,南京出台了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贷款贴息扶持等政策,用来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创办企业 。在贴息额方面,针对不同行业分别给予50万~100万元人民币扶持 。
在荣誉表彰方面,四市均设立了不同的人才工程,用有力的表彰奖励推动青年人才成就感、价值感的满足,并以职务、职称、项目为引领,提升人才引进政策的创新力,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发挥潜能 。
3.须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性短板
采访人员: *** 总书记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还面临哪些现实问题需要破解?
【挑大梁的近义词挑大梁】穆荣平: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主要面临三方面掣肘 。一是当前我国的创新主体定位相对宏观,缺乏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路线图和支持政策,考虑如何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的多,考虑怎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少;二是创新主体绩效评估导向相对宽泛、操作过于简单,难以科学评价和合理认定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贡献,也就难以充分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三是青年科技人才在全球视野、系统思维和跨界跨学科能力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 。
破除这些桎梏,亟须建立四个方面的制度:一是构建科学规范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遵循科技创新活动基本规律,分类评估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职业发展制度,引导创新主体构建适应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开发与创新等活动特点的青年人才职业发展规划与制度保障;三是建立精准有效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制度,引导青年敢于碰难题、善于跨领域跨学科,形成“单打冠军”与“团体冠军”竞相涌现的发展局面;四是建立多层次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培训制度,帮助青年拓宽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视野,提升科学前瞻、技术预见的战略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
廉思:当前我国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短板,主要表现在:对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抉择特点考虑不足;过于强调经济和行政要素,对社会及文化因素考虑不足;对相关人才政策的统筹力度不够 。例如,不少地方出台的人才政策中物质条件已经非常优厚,但青年科技人才在选择职业机会、进行迁居决策时,往往以家庭为单位、以长期职业发展为目标、以事业和生活并重为特征,日益关注文化积淀和公平环境等“软因素” 。然而,这些方面尚未在人才政策中得到充分考虑与精准回应 。
孙锐:目前,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中还有许多束缚青年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陋习陈规,如“能上不能下”“求稳怕乱”“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破格提拔办法不完备、不透明,导致青年人才“逢提必疑”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
4.打造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强磁场”
采访人员:下一步,为了汇聚青年力量、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还应实施哪些具体举措?
穆荣平: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 。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主体责任 。
一是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结合自身定位,制定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履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二是设立国家青年科学家奖,鼓励科技社团和民间组织设立青年科学家奖,营造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社会氛围 。三是支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与发展,壮大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打造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系统提升产学研合作整体效率 。四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就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