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方法研究 论文 中学生物教学方法的变化( 六 )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 。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 。高考资料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 。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 。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资料是不可取的 。高考年年考实验题,可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一样的复习必须全面 。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必须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 。精选习题就需要教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 。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一样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一样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能够掌握 。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本事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我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本事 。更多的应当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我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教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教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 。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 。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我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 。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应当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 。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我得到提高 。
(三):提议措施: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我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可是并不明白如此答题的原因 。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 。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本事要求高,可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本事是很难构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 。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很多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十分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下学期,练习模拟题十分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 。这样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 。同一个知识点,能够考察的方法很多,能够正向推理,也能够逆向思考,放在一齐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