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英语优质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参考教案( 七 )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导入 。简单了解三峡知识 。
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懂得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 。
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帮助正音 。黑板上补充:
阙(quē)
叠嶂(zhàng)
襄(xiāng)陵
2、选出一名同学,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帮助纠正 。黑板上补充:
自非:如果阻绝:断或:有时虽:即使良:实在肃:寂静绝:极
久绝:消失
3、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同学试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学生自由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教师伴音乐范读 。同学尝试朗读,请一名同学伴音乐读,学生评点 。教师指点: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 。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
四、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
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说句子 。
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
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说句子 。
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五、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
1、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水
2、有一个顺序吗?
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
3、请学生说一说家乡横山和姑溪河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课后编一本集子——《家乡美》
六、背读——尝试单堂背诵(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七、延伸阅读——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
请同学说说三峡大坝竣工后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如:
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
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
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
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
问: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
结语: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 。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 。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 。但愿同学们能多学一些知识,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对三峡的建设和管理中去,将三峡打扮得更美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