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本文以什么命题?(中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
(可指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
(学生大都会勾画出‘完全”和“彻底”两个词语 。“完全”就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 。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
(3)教师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
(4)齐读 。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
【六年级语文上册《小抄写员》课件素材】(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
(3)理解司马迁的话 。
(可在理解句子含义之前,抓住“固”、“或”和“于”几个词语来理解 。“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
(可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
(5)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
二、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
(投影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
①指名读、齐读 。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
③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
(3)结合本段意内容,谈一谈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 。
2、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
(1)指读,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抓住“死得其所”,正确理解“不怕牺牲” 。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
3、学习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 。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可让学生自学之后,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
三、总结、扩展
1、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
六年级语文上册《小抄写员》课件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
推荐阅读
- 小学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素材
- 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电子教案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归纳教案五篇
- 六年级作文精选作文大全 雨夜精选作文大全5篇
-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篇
- 庆组词语 清组词语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 八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学科组教学计划
- 一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语文个人教学工作计划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