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本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青春故事教案案例( 五 )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 。这样有利加强学生的主动感知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的发现式教育理论等 。
四、说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家提前查阅、了解“韩国演员崔真实”的相关新闻和资料 。
使课堂教学能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 。
五、说教学评价
从内容上主要采用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从形式上,则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使学生的优秀表现得到及时肯定,有所偏颇的观点、看法,在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得到纠正 。教师再给予点评 。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将分为三个环节:
新闻追踪:热点链接,吸引学生;新闻分析,突破重点 。
心灵叩问:生活考场,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突破难点 。
生命感言:情感升华,感悟生命;生命计划,指导实践 。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环节一:新闻追踪
学生观看“韩国演员崔真实”的视频片段,结合自己查阅、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崔真实的死值得吗?2、崔真实表现的是对待生命的一种什么态度?3、你的感悟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 。
通过热点链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 。特别是对崔真实的生命态度的分析,帮助学生对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 。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的良好开端 。为下面深入体会珍爱自己坐下铺垫 。
播放影音文件《妈妈的一封信》,以生命运与成长的图片为背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于父母培养孩子的不容易 。进而探究得出:生命是神奇而珍贵的:因其独特而珍贵;因其不可重复而珍贵;因其有限而珍贵 。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师顺势提出问题:那怎样才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呢?由此引入第二环节:心灵叩问 。让学生通过问自己的心,达到行为反思的目的 。
环节二:心灵叩问(强化体验,认识生活中应如何珍爱生命)
(1)请学生听《伐木工人的故事》并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懂得要珍爱生命,就要有永不放弃生命的希望 。
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层次:怎样理解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指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顽强战胜,决不屈服,决不放弃 。
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前提自己要掌握一些求生的技能 。
设计一组问题,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极有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 。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完成 。
通过这一组抢答题,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应怎样处理 。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并升华在遇到任何危急情况时,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
(2)珍爱生命的行为不仅体现在当生命遇到危险时,更多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 。设计小环节:“生活大考验” 。大屏幕上呈现几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抢答,在这些情况中,怎样做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珍爱自己的生命又应怎样做?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是珍爱生命的行为,并得到正确的方法指导 。通过这一小测试,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适当地点评 。鼓励学生爱自己,更多地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 。珍爱自己的生命,就应该肯定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
此部分最后一题,教师设计为:当身体有缺陷时,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即使身体有缺陷,也应爱自己,并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由此问,引入第三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应延伸生命的价值 。
(3)图片观察,大屏幕展现一组图片 。如:邰丽华,林秀贞,微尘(群体)等 。教师用正面的事例感染学生,使之受到鼓舞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他们的生命都是平凡的,甚至有的是有残缺的 。但他们的人生却是不平凡的 。他们自信的面对生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这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 。
通过“心灵叩问”环节中三个步骤的设计,使学生参与教学,有层次的逐渐体验到教学的重点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归纳、总结出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并加强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践,由此突破教学难点 。但,仅有认识是不够的,必须促进学生从认知向行为的转化 。因此,进行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