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芙的意思 纤夫的意思( 二 )


桅子竖起来后,农民们都不着急,系上纤藤,又坐在船上抽烟摆龙门阵,一直折腾到天快黑了,才喊一声“走啊”,开始行动 。走也不是认认真真地走,而是不紧不慢地把船拉到一两里以外,天黑了船就靠岸,靠岸的地方不过刚刚出我们生产队的地界 。开始我真是搞不明白,既然天马上就黑了,为什么不干脆等到第二天一早动身,偏要拉到这个就在家门口却又不是家的地方睡觉?
不过我很快就弄清了答案:这是农民们混工分和补助的一点雕虫小技 。当天船只要出了生产队的地界,哪怕只有一尺远,也算走了船,一天的工分、补助口粮和钱全都到手了 。回来的时候故伎重施,在离家还有一两里路的地方,哪怕太阳还在头顶明晃晃地悬着,船也停下不走了,一直要挨到第二天午后才慢慢往回拉 。有等不及的农民,晚上跑回家过一夜,次日早上再返回船上 。

芊芙的意思  纤夫的意思

文章插图
当年的公社所在地 。
第二天,农民们好像是要把前一天耽误的时间和路程抢回来似的,天还没亮,就演绎周扒皮——半夜鸡叫,催命:起床!起床!开船了!开船了!夏末时节,我估计最多不过凌晨四点钟 。
之一次拉船,我什么都得从头学起 。
之一件要学的,是往纤藤上挂褡包 。纤藤是用竹篾编的,大约有男人的大拇指粗细 。拉船的人各自都有一条“褡包” 。“褡包”是拉船的一种专用工具,看过关于纤夫影视资料的都会有点印象,就是纤夫肩上挂的那个宽宽的布带子 。挂褡包的 *** ,别人教我挂了两次后我就学会了 。但松褡包我却没能一下子学会 。有经验的人,在需要松开褡包的时候,不用从肩上取下来,只需往后退一步,让绷紧的褡包绳松下来,轻轻一抖,挂在纤藤上压住褡包绳的楠竹片就脱了下来 。刚开始时,我必须走过去用手将楠竹片松开,才能将褡包取下来 。
这个外行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技巧,却可以在关键时刻决定人的生死 。拉船过滩的时候,水流急,水又浅,船不能走得太靠近河岸 。船在激流中往后退的力量很大,拉船的人需要双手触地,手和脚同时用力几乎是在地上爬行(就是三毛看到的那种情景),才能一寸一寸地挣扎着前进 。

芊芙的意思  纤夫的意思

文章插图
浙水公社赶场的小街 。
如果驾长稍有疏忽没把稳舵,船头在激流中一偏就横过去了,这种时候,岸上拉纤的几个人就算用尽洪荒之力也拗不过湍急的河水,拉不住顺流而下的船,用纤夫的行话说就叫作船“打张”了 。
遇到“打张”,纤夫必须在短短的十几秒钟内迅速做出反应:摘下褡包,松开纤藤 。农民们告诉我,因为船“打张”时来不及把褡包从肩上取下来,被拖进河里淹死或从处于峭壁的纤路上被拖下悬崖摔死,都是这条纤路上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惨剧 。所以松褡包对于纤夫就成了生死攸关的一门技术 。
激流险滩上,“打张”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驾长一个人在船上,既要把住舵不让船撞向岸边或触礁,又要想法使船稳妥靠岸,待他手忙脚乱终于把船停下来,船最少也已经被冲向下游数里以外,纤夫们半天甚至一整天的工就都白费了 。不过不出人命算是万幸 。在之一天拉船的过程中,我刻苦练习了一整天,终于把松褡包的技巧掌握了,后来遇到若干次“打张”,都能及时解脱,有惊无险 。
除了学习扣、松褡包的一些技巧外,还要学习划桨——农民称为扳桡和学习捡绾 。扳桡不算难,只要做到跟大家动作协调一致就可以了 。捡绾却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活儿 。纤路并非人工修建的道路,不过是纤夫们沿着河道经年累月行走踩出来的,叫“路”其实算不得路,很多地方就是原生态的乱石坝(或乱石坡),拉纤的人走过之后,纤藤有可能被大石头绊住,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跟在后边,把绊在石头上的纤藤拉起来弹出去,船才能没有阻碍地接受牵拉的力量,纤夫也不做无用功 。

芊芙的意思  纤夫的意思

文章插图

人和船之间的纤藤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虽然从不曾有人做过任何测试,但纤路上那些巨大的石头被纤藤勒出的深深槽痕,看起来确实有些触目惊心,捡绾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纤夫用手抓住纤藤往上抬时,动作稍有不慎或稍慢一点,被纤藤压在了石头上,手指肯定夹断 。纤藤抬起来后,还必须及时松手并伸直腰,动作配合不到位,会被弹起来的纤藤击伤或是击倒 。我就被这样击伤过一次,仅仅是擦了一下就被刮走了一层皮,流了不少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