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领导培训,校内引领 。
学校从校长到教导主任主抓教学领导,坚持对教师的业务指导,年轻教师很快成为能研善教的“行家里手”,领导们上讲台、进课堂,与教师一起讲课、听课、评课,共同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丰富我们教学的底气;同时每学期的领导讲堂,则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与教师们一同研究教学现象,探讨教学问题,每次的培训都能让教师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专业引领把我们的教研质量提上了高度,她们的行为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引领更是一种影响、一种唤醒 。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每学期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外出学习、专家引领已成为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 。学校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创造“均等”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关注教师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外出,让更多的教师都能看到外面的天空,同时坚持外出学习汇报制、学习成果共享制,外出学习的教师已把回校的二级培训当成一种习惯,及时与同伴们进行交流 。20____年尹丛梅老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我校有五人参加了“国培计划” 。教师们通过学习,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最新课改前沿信息及时带回学校,做二级培训、讲研究课,使广大教师的课改视野和思路得以拓宽,实践新课程的方法和策略得以创新 。
4、远程培训实惠多多 。
不出家门就能聆听到名师的指导,这是远程教育平台为我们提供的便捷 。每学期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河北远程教育培训,我们的参训率为100%,合格率为100%,教师及时反思交流心得 。另有6名教师有幸参与了英语、语文、计算机、数学几个学科的国培远程培训,正如他们在总结中写到的:一路走来忙碌着、收获着……
5、反思交流,智慧碰撞 。
为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我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广大教师利用进修学校的网站、学校教研博客及数字化校园为我们提供的广阔空间在平台中得以交流共享,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定期将自己原创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反思、个人成长集及时上传至学校教研博客,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同时学校多媒体、电子备课室又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教研博客栏目可以进行师生、生生、家校的互动交流,真正实现了无障碍沟通 。
五、校本研训,体验职业快乐
1、以校本为平台,以问题为切入口,校本研训规范化 。
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校本研究工作室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平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现互动双赢的专业发展模式 。
为了使各学科组教研组活动更富实效,除了集中的周二下午教研时间外,学校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了整体划分,分别利用组内成员的空节时间开展扎实的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四个确保――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领导参与、保证活动富有实效,把平时琐碎的时间派上了大用场 。与此同时坚持活动序列化:以严把教材关为突破口,在课堂实效上下功夫 。语文组还特别关注了当前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学段现象不清的问题,提出了:准确定位学段目标,确保课堂实效的专题,让教研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每学期我校都要邀请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来我校进行听课指导 。教研室吴晓星主任为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校本研修培训,引发了教师对校本研修更多的思考,下一步将邀请吴主任跟踪教师们的家常课,不断提高教师的“常态课”质量 。
2、各组教研经常化、问题化、活动有的放矢 。
我校各组的教研活动可谓开展的如火如荼,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两个转变,即“推门课”变成了“邀请课”:从开始时不管是听课者还是被听者大家都有顾虑,不敢推门进,到现在各组的教研活动安排得紧凑有序,每个组每周都有邀请课,同组听课、跨组听课,主题研课、课下聊课……校内时时是研究之时,处处是研究之地 。大家能够放下包袱与架子,胆子放开了,上课自如了,邀课听课已成为我校每位教师的习惯 。其次就是听课后交流的主角由“教导处”变成了“讲课教师”:教师们研讨氛围轻松热烈,品尝到了这种“以校为本”的教研的甜头 。
3、“名师”培训,追求常态下的'精品课 。
学校以“名师”工程创建为依托,骨干教师“点对点”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落实“名师培养”计划 。学校特别注重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和模范带头作用 。20____年,王伟慎老师被聘为“衡水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饶阳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李凤、尹丛梅两位老师被评为“饶阳县小学骨干教师” 。我校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辐射、引领作用,鼓励教师之间“结对子”,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传、帮、带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
推荐阅读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总结归纳
- 班主任工作任务计划通用例文
- 精选10篇 培训工作总结
- 中职学校教师期末总结 优秀学校教师期末总结精简版
- 班主任工作任务总结范文简短
- 园务工作总结 园务工作总结10篇范本
- 渭南市那个小学最好 渭南市内那个小学好
- 园务工作总结 园务工作总结10篇怎么写
- 半年度工作反思总结 年度工作回顾反思总结范文
- 东北有部分中小学补课成风的现象,根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