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 二 )


(6)备课教学过程的构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的建构 。构建教学过程,首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先试后导的原则,将程序性课堂教学转变为建设性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的构建应遵循实际教材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呈现形式,不同的教学程序 。比如“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我选择—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风格和优势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程序,都应该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的产生、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往往需要调整和改变 。
(七)备考学习方法的选择
现代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讨论、自我选择、自我创造、自我理解、自我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潜能 。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我们说“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但不能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 。因此,“自主、合作、探索”既要统筹考虑,也要分开考虑 。它可以贯穿整篇文章,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 。该用就用,不该用就不用 。比如在合作学习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合作,而是有一些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能自己解决,就不需要合作了 。再比如自主学习,就是在老师领导的前提下的自主 。教师要针对某一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备课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是准备问题的设计、准备情境的创设和准备引导语,让学生有意识地生成学习风格、选择学习风格,因为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备课时可能是可以预测的,但却无法理解学生活动的本质和呈现,这取决于实际教学中的现场监控和调控以及策略的及时调整 。
(8)备用师生问题的产生
无问题课堂教学是无生命的课堂教学 。问题是开放思维的关键,是合作与交流的指南 。只有当有问题的时候,你才能独立、有创造力、被发现、有经验 。反对教师的交叉提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提问 。教师的问题应该是关键的、恰当的和有价值的 。老师要少问问题,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问题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出发点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然而,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价值性、层次性、情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准备学生的问题 。学生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还不确定 。虽然有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的依据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积蓄才能从容应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问题是一回事,学生提问又是另一回事 。除了必要的问题,老师不应该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 。问题是学生自己产生的,学生的问题也要学生自己解决 。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师和学生解决不了,课后可以放 。
(九)教学活动的准备
教学应该是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物体)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 。对话是通过活动实现的 。学习活动分为内隐和外显:内隐,如思维和想象、自我对话、师生之间的模态对话等 。显性的,如:交谈、问答、阅读、讨论、合作、竞赛、表演、游戏、观察等 。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算、问、画、演、唱 。教师备课时应该在哪些教学环节选择什么样的活动?主要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兴趣特点 。教学活动要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适应变化的能力,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 。此外,教师还应参与自主活动的设计,给他们建议,提供条件和材料 。
(10)备用课程资源的开发
很多老师把一本书、一个课本、一个课堂当作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 。结果,学生分享同样的书,老师分享同样的教案,学校分享同样的结果 。课堂呈现出内容单一、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局面 。教学严重脱离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现代课堂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角度、情感态度、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等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要准备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还要准备知识背后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要准备书本等传统的“文本”材料,也要准备互联网上的相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准备书本知识,还要准备教师的经验知识、学生的经验知识和生活知识 。既要关注课本中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也要关注教师和学生在复杂多变的课堂中主动探索产生的新知识 。教师要善于筛选、识别、整合、吸收和优化资源,使课堂教学不仅有效,而且富有广度和深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