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汉字起源和演变史 汉字演变过程( 二 )


结子和书契本身的信息承载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心结靠心结 , 书契靠牙信 。其实 , 结和牙的字母都是数字符号 , 代表数字 。签订合同时 , 只能记录相关财产的数量 。比较复杂的合同条款 , 只能用语言记录 。这是一致的语言 , 一致的语言是通过协议达成的 , 但这种语言是附在一个结或一个书契上并与之匹配的 。
所以 , 这个结契相当于一个凭证 , 只是一个信用凭证 。它和那些语音信息是附着的 , 链接的 , 联系的 , 我一看到就想到这些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绳结和书面行为是注释符号 , 有助于记忆语言信息 。
换句话说 , 一份完整的合同实际上包括一个结或一份书面合同 , 以及相关的语言 。那么绑一根绳子 , 写一本书 , 就是一个符号 , 一个文本 。那么整个表达式是什么呢?是“文颜佳” 。只有加上文字 , 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记录系统 。然后我们会说下面的文言文和他有关 。
也就是说 , 我们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 , 在汉字之前有一个文学阶段 。汉字和汉字的区别在于 , 汉字是独立的 , 有符号系统 。无论是契约体系还是八卦 , 都是独立的符号表达体系 , 与语言无关 。不是表达语言的工具 , 是纯文字 。
文在我们华夏文明之初就存在了 。比如八卦体系 , 我们知道我们中华文明起源于伏羲时代 , 伏羲时代的重要成果就是易经 , 也就是“伏羲绘卦” 。在遥远的伏羲时代 , 有八卦符号 , 八卦符号一直存在 , 但只有八卦符号 , 没有文字 。
所以我们看《易经》 , 它其实就是一个中华文明全过程的记录者 , 完整的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全过程 。如果我改的话 , 它的内容其实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什么?只是占卜而已 。另一个是文字内容 。
字面内容包括两部分 , 一部分是经文 , 我们称之为经文 , 包括卦爻辞和铭文 。另一部分是什么?传记 , 解释和补充占卜图像和经文 。所以易经分三个层次 , 也是占卜、经文、传记三种形式 。瓜香是写的 , 经文是用谦卑的语言写的 , 传记是用文言文写的 。作为文学的卦爻辞 , 记载了西周以前的中国历史 。西周出现经书 , 春秋战国出现传记 。
就是中文和英文的区别 , 就是中文不代表语言 , 而中文是用来表达语言的 , 可以表达语言 。
甲骨文来源于文献 , 这种继承关系就是字体上的甲骨文 。它的主要字体结构来自契约符号 。
由于结和书面契约本身就是符号 , 契约机制中的一些形式在当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 这些形式直接进入甲骨文 , 成为甲骨文的字形结构 。也就是说 , 甲骨文的主要构词方式不是象形 , 而是直接借用契约符号 。现在我已经识别和总结了140多个契约符号 , 60%的甲骨文都是基于这些符号 。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首先回忆了汉字的起源历史 。他把汉字的起源追溯到卦象 , 然后绑上绳子 , 写下事迹 。我们一直被后人迷惑 , 不仅是后人 , 他自己也是 , 就是汉字和八卦的具体关系是什么 , 汉字是怎么从八卦和打结演变而来的 。也就是说 , 汉字和结之间的具体演变链条断了 。
以及汉字与卜卦、结绳书和事迹的联系 。所以我们后面有很多人认为许慎可能只是空穴来风或者胡说八道 。
现在 , 我们可以通过识别结契符号发现甲骨文与结契直接相关 , 结契符号直接进入甲骨文 , 形成甲骨文的文字结构 。但是因为我们不能识别它 , 所以我们不理解单词的意思 。包括许慎的时候我也不明白 。
为什么甲骨文和金文应该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形式?从整体上看 , 汉字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 即书写阶段和用字阶段 , 但也有一个过渡阶段 , 从纯书写到成熟用字 。这个过渡阶段是什么?甲骨文和金文 , 兼有散文和文字的特点 。
所谓散文的特点 , 就是八卦符号的特点 。它表达意义 , 独立表达意义 , 不表达语言 。同时 , 甲骨文中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文字的特征 , 即有读音 , 能表达语言 。所以甲骨文和金文兼具散文和文字的特点 , 散文特征更明显 , 不能独立表达语言 。就是他写不出长的东西 。所以甲骨文和金文都不长 , 写不出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