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谢氏一脸平静,让范仲淹坐在自己旁边便娓娓的道出范仲淹的身世 。
听着母亲道出的故事,范仲淹的脸色一直变化着,慢慢的变得伤感、沮丧、羞愧 。
疼爱自己的父亲成了继父,本想着自己在父亲朱文瀚的教导下读书明礼,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宏愿,终有一天会为朱家光宗耀祖 。
没想到自己所想的一切只是自己所想,母亲改嫁只为让自己能够过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却依旧是寄人篱下 。
范仲淹慢慢的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回复家族荣耀,许下诺言,待功成名就之时,将母亲接去享福 。
于是在过年之后便收拾行李,拜别母亲,走向了去往南应天府求学的道路 。
谢氏虽然不舍,但是也只能含泪目送儿子远去,心中默默地为儿子祝福 。
范仲淹走的时候没有再拿朱家一分一毫,嗟来之食范仲淹觉得食之无味;读书成了他唯一的出路,带着一剑一琴漫步向应天书院前行 。
身无分文的范仲淹正式开始了寒窗苦读的日子,好在应天书院是免学费免住宿费的,只不过伙食自己解决罢了 。
“公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
这是范仲淹整整吃了五年的伙食,靠着勤工俭学度日,每天早上起来熬点粥,等凉透了切成四块 。早晚各吃两块,就着几根咸菜 。
可想而知穷成什么样子了;五年啊,你知道我这五年怎么过的吗,白粥配咸菜;吃了五年啊,寒窗苦读嘛,自己选的,耶稣都拦不住。
寒冷也阻止不了我读书,困了就往脸上泼凉水,这个办法醒神特别有效果,建议现在正在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可以学一学 。
饿了就和白粥配咸菜,这种意志力、自制力相信现如今的大多数学子都自愧不如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015年,5年口嚼咸菜、睡不脱衣的范仲淹终于进士及第,叩开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门 。
“人才高下,视其志趣 。”
一个人成不成才,不用看其他方面,单只看他的志向就能看出来;志向高远的人即使坎坷人生他也能够依靠自己拼搏出一片天下 。
苦读五年,终于梦想成真,当上掌管讼狱的九品小官,范仲淹也终于能够实现自己在临走是许下的诺言,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 。
范仲淹为官之后,就一直秉持着自己当初立下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宏愿,并以为良相为目标时刻鞭挞着自己 。
但是范仲淹的仕途之路也并不是那么风顺,几乎就是被贬被召回;被贬被召回的这种情况 。
不外乎就是范仲淹太过真正了,认死理,这种人一旦为善便是大善人,为祸便为大恶人;范仲淹是为官,也不能说是“大官人”,应该是真正的父母官 。
为官第六年被调泰州人盐仓监一职,又因为修海堤被任兴化县令一职,可惜海堤刚修完,还没能为当地百姓做一些其他的实事,家里头就传来了噩耗 。
范仲淹的最后一个山头崩塌了,母亲谢氏病逝 。这下子范仲淹就真的成了孤苦伶仃之人了 。
这个世界上最牵挂他的那个人去世了,这是一件多么悲痛的事情啊,范仲淹快马加鞭的回到家,为母亲守孝三年 。
他能为母亲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是好好生活真心为民,让在天尽头的另一边的母亲看到自己并没有让她失望 。
八年三贬
之后的日子范仲淹脚踏实地的为百姓谋福利,认真干业绩 。在基层摸爬滚打了13年,终于自己的能力被领导看到了 。
1028年经由晏殊为举荐人,直接向皇帝推荐了范仲淹,随后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京城,当上了皇家图书馆的馆长,这直接就是在天子的手底下做事情了啊,自己的抱负终于有得地方实现了啊 。
可惜当时的宋仁宗年幼,手里头没多少实权,大权掌握在章献太后手里,这可不太行啊,得想想法子啊!
但是伴君如伴虎,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范仲淹就是不信这个邪,你这老虎的屁股上多了根刺,我想提醒你一下,帮你拔掉你咋还能不让呢!
这不第二年冬至,拔掉这根刺的机会就来了 。
19岁的宋仁宗准备带着文武百官为章献太后祝寿,范仲淹一想不对啊,长者为大,更是过生日这种场面,那到时候现场是听你这个天子的话好还是听太后的话好 。
于是范仲淹上书皇帝,直截了当地说了:
不去,你们一家子好好过生日就好,带着我们文武百官瞎掺和什么,去了这个不彰显太后的话语权更大吗,那以后国家的事情听你的还是听太后的?
推荐阅读
- 股票开户哪个证券公司好(股票开户在哪里开户比较好)
-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哪个好(我贷了10万中介收5千费用)
- 温州是哪个省的(温州未来10天天气预报)
- 你是哪个单位的(m是什么单位)
- 峨眉山是哪个省(青城山在哪个省)
- 阴阳师手游荷叶水池是什么[图]
- 【养生常识】豆浆要煮多久才能喝 怎么判断豆浆是否熟了
- 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经典台词
- 怎么追狮子女
- 结了婚的男人变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