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林清玄对写作的执着,成为著名的散文家,和王玉苍先生的鼓励有关系 。所以在批改学生的周记时,一定要用审美的眼光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
办公室的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经常会皱着眉头,气愤地说“一届学生不如下一届” 。其实,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周记时,你总能欣赏到一种美,或者一种洒脱,一种纯真,或许是一种调皮,一种愤青 。
平时喜欢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学生的周笔记,还创办了班级杂志《小凤凰之声》,刊登他们的优秀作品 。一位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的学生来信对我说:
三年来,你一直是我的老师和朋友 。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你把我日记里的一首诗分发给全班同学 。从那时起,我爱上了中文 。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是写作是我最大的爱好 。
高中三年,你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以后也是 。现在我已经毕业了,再也不会有人让我写高考作文了,但我依然深爱着写作 。偶尔写信,记起您的谆谆教诲,我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在这里,我想说,你是我一生的,永远的老师 。作为你的学生,我尊重你!爱你!
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周记教学已经超越了教学,不是吗?
有一次看学生的周记,被学生对写周记的热爱所感动:
这学期快结束了,我的周记也要结束它的服务了 。当然,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个学生 。我没有那么多文章可赞 。大部分都是个人感受 。我一开始想把它们撕下来,但是没有下手 。后来我想,人不可能是完美的,灯下也会有阴影 。过去只是回忆 。让回忆成为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 。这是我应该做的 。文章虽然不美,但出自我手,我随意撕掉的,不只是我,还有我的心 。反正就随时间过去吧 。合上这本破旧的笔记本,我发现它并没有破旧 。
事实上,学生一旦爱上写作,写作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没有比爱更好的教育了 。不断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
三、模仿阶段——把益多老师变成你的老师 。
朱说:“古人的文章和诗歌大多是模仿前人的 。他们读书久了,自然有本事 。”郭沫若也说过:“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别人的书再写作 。”都说明了模仿的重要性 。
比如王波的“夕阳与落寞的齐飞,秋水同色”就是庾信的一句名言,“落花与枝盖齐飞同色,杨柳与春旗同色” 。秦少游的“雨后草落霞,杏花散香”仿文的“雨后草落霞,杏花散香”,有蓝色之美 。
所以我们提倡在多写的同时广泛阅读 。“读书可破万卷,写字如有神助”;阅读时,尽量模仿 。
学生赵读了的《人生》后,抄了一篇《青春》 。其中包括以下段落:
如果青春是水,一种清爽的没有任何杂质的水,美丽的风景重叠在池边,心中只剩下青春的水,缓缓摇曳,想去触摸却感觉不到,感觉好像中心什么都没有在蔓延 。
如果青春是一只鸟,一只飞翔的鸟,它的羽毛遮住了它结实的翅膀,影响了它张开的梦 。青春之鸟是一只勇敢的鸟 。它敢于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坚持自己的路线,寻找自己的栖息地 。它敢于在风雨中飞翔 。
这种模仿肯定不如赵的文笔,甚至有模仿别人的嫌疑 。但是,这种模仿是一种心灵感应,是一种文字的行走 。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最后如杜甫所说“把更多的老师变成你的老师”形成自己的个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第四,训练阶段——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
当学生写一定时间的周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毕竟周记写作也是一门艺术,学生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写作水平 。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周写作基础和一定的阅读量,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语言训练、联想训练、想象训练、审题、选材、排版和作文策划训练...
对于写作相关的训练,不妨从语言训练开始,因为语言是文学的载体 。语言训练可以从句子训练开始 。下面是我指导学生学习写“判断句”的语言训练中,一个基础不好的学生写的一段话:
是想你时眼中的泪水,是默默拾起残花的剪影,是寂寞红的呢喃,是游子的家书 。
思念是“花开花落,各种心事闲,无语抱怨东风”的孤独;思念是“醉霜林的小赖总在哭泣”的苍凉;思念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 。
虽然语言明显幼稚死板,但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小作家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实践证明,很多同学就是在这样幼稚的话语中进步的 。
当然,文体训练也是必须的 。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都可以由学生在周记中训练,然后指导 。总之,训练要系统,要有条理,不能什么都不会 。
推荐阅读
- 三无女人是哪三无 三无少女
- 儿童受惊吓吃什么药 八宝惊风散
- 江南百景图黄泥有什么用-江南百景图新道具黄泥用途介绍你知道吗
- 追女孩子需要发什么朋友圈
- 女儿出嫁......最伤心的确是他
- 拼爹拼妈,最终拼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
- 做妈妈就该是这种心态 谢谢你!曾经把我当作全世界
- 你不知道的事:孩子的叛逆其实是探知
- 孩子的6——12岁间,家长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这个~
- “上大学就轻松了”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