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冬天和春天放在一起写 , 兼顾了两个季节的特点 。冬天水尽 , 便有“绿池” , 春天万物新鲜 , 便有草木“茂盛” 。这一节所写的与上一节所描述的完全不同 。夏天的水是尖锐的 , 春天的水是潺潺的;夏天的水很危险 , 春天的水很有趣 。作者认为三峡的景色是“有趣”的 , 这与封建士大夫关于三峡“知恐防恐”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
“每逢晴霜初起 , 林汉剑苏 , 常有高猿长啸 , 这是悲伤的征兆 , 空顾传-响 , 哀久矣 。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啼三声泪触裳!’“写三峡秋景:水枯气冷 , 猿声萧瑟 。“霜”的“霜”寓意秋 , 笔锋多变 。然后 , 用真实的场景来补充前者的含义 , 在林涧之间 , 它是冷酷而庄严的 。这个时候没有河流 , 没有植被 , 只有一种荒凉的气氛 。对夏秋的书写以猿猴为代表 , 对猿猴的书写分为两个层面 , 一是直接叙述 , 二是引用渔歌作为佐证 。写猿集中在“山”和“哀”两个关键点上 , 从而表现出秋峡的特色 。”“高”用来形容猿猴 , 表示它是一只在高山上的猿猴 , “长”用来形容长啸 , 表示它在长峡 。”空谷响” , 直言山中 。”长久” , 回应“两岸皆有山 , 无所不缺” 。写渔歌 , 也是“峡长”一词 , 也是哀怨一词 。从猿声中 , 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山高岭连 , 峡窄水长 。与此同时 , 猿猴哀鸣 , 渲染着秋天的萧瑟气息 。也让人从这首渔歌中体会到渔民的艰辛 , 生活的艰辛 。
这篇文章虽然是节选 , 但全文结构严谨 , 布局巧妙 , 融会贯通 , 尤其是作者描写山水的时候 。因为作者曾经“实践过这片土地” , 有具体的感受 , 所以能够掌握三峡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特征 。首先 , 作者采用先大后小 , 先笼统后细分的方法 , 根据季节划分不同的层次 , 文笔鲜明 , 特色鲜明 。其次 , 他善于用寥寥几笔选取有特色的东西 , 让境界完全显露出来 ,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白帝城送江陵黄昏》表现水流湍急 , “平原冲绿池 , 归清倒影”描写河水清澈 , 景色迷人 , “山谷响了 , /[k0/]哀恸已久”用来渲染猿猴鸣幽凄惨 , 山谷空荒凉 , 都是言简意赅 。第三 , 各部分各有侧重 , 相互映衬 , 相辅相成 , 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三峡的特点 , 而后面三部分都是围绕第一段的三峡总体特点来写的 。最后 , 作者的笔法充满了变化 , 正面书写、侧面对比、大胆勾勒、细致入微的描写、直白的写法、隐喻的暗示、全景鸟瞰、特写、透视、近景观察、描写、录音、自述、他人的语言 。虽然只有几百字 , 但是总结出来了 。
推荐阅读
- 萝卜蹲游戏规则和惩罚教案 萝卜蹲游戏规则是什么
- 折飞镖形纸飞机手工教案
- 夜发清溪向三峡赏析 夜发清溪向三峡的下一句是什么
- 三峡旅游路线图 长江三峡由几部分构成
- 长江三峡之大坝 长江三峡大坝在什么地方
- 幼儿园教案反思怎么写? 幼儿园活动反思
- 三峡大坝高185米 长江三峡大坝在什么地方
- 长江三峡之大坝 三峡大坝在哪里
- 怎样写教学案例?能否给个范例,语文教案范文
-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