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排骨怎么样(廖排骨推荐口味)( 二 )


还有盐亭的火烧馍——其实也是饼 , 因为用火烧制而成 , 口感好 , 香味浓 , 又价格低廉 , 而且保质期可达两三周 , 街上随处都有卖 , 所以被戏称为盐亭的“轻工业” 。对许多盐亭90后来说 , 火烧馍不仅是一味美食 , 也是一种童年的温馨记忆 。

▲火烧馍 , 是回族食品 , 在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也有 。图/汇图网
不嗦粉敢称自己是绵阳人?
绵阳另一个“不四川”的特征是:喜欢嗦粉 。
说绵阳人的一天从一碗米粉开始 , 一点也不夸张 。每天早上 , 绵阳的米粉店前都排着长长的队 , 一早上就能卖出去三四百斤 。这座四川盆地里的小城市 , 据说在东汉末年时就已经开始嗦粉 。绵阳的米粉 , 主要分为红汤米粉、清汤米粉、对浇米粉 , 普遍油重、味咸 。

▲绵阳红汤米粉 , 又辣又好吃 , 绝对值得一试 。摄影/美食学长
红汤米粉 , 顾名思义 , 特点在其汤色 , 主要用不加豆瓣的辣椒酱炒制而成 , 浇上汤后 , 可按食客喜好 , 加牛肉、肥肠、排骨;而清汤米粉 , 汤底多为鸡汤 , 可加海带、丸子、笋子等 , 吃起来比较清淡 , 想要兼有前两者的口味 , 可吃对浇米粉 , 荤素相配 , 再加入酸青菜、香菜、葱花等辅料 , 吃起来米粉入味 , 香味扑鼻 。

▲绵阳清汤米粉 , 春天吃刚刚好 , 清淡宜人 。图/图虫·创意
广西、湖南 , 这两个嗦粉大省 , 境内各地区多有自己的代表性米粉 , 其分店也走出本省 , 开到了其他城市 , 但是绵阳的米粉店 , 在其他城市却很少能看到 , 一方面 , 与绵阳人的低调和不善营销有关 , 另一方面 , 也与绵阳米粉一离开本地 , 就失去了她独特的风味有关 。因此 , 正宗的绵阳米粉 , 只有到了绵阳才能吃得到 , 到了绵阳 , 不吃绵阳米粉 , 就等于白去了 。

绵阳 , 一个让猪“死得其所”的地方
中国各地都吃猪肉 , 要是给“让猪死得其所”的地方按美味排个名 , 绵阳不一定位列前茅 , 但绝对也在top10以内 , 不为别的 , 就为两样:肥肠和腊肉 。
【廖排骨怎么样(廖排骨推荐口味)】
让陈晓卿“命都不要”的肥肠有多好吃?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说过这样一句话:江油是全世界肥肠的故乡 , 中国最好吃的肥肠在江油 。
江油 , 就属于绵阳 。

▲江油红烧肥肠 , 得有多好吃 , 才能让陈晓卿“豁出性命”?图/图虫·创意
2008年 , 陈晓卿去四川救灾 , 途经江油 , 刚要了一份肥肠 , 余震来了 , 别人都四散逃命 , 只有他坐在小饭馆里 , 稳如泰山地吃完了那份肥肠 。
江油的肥肠为什么这么被陈晓卿“一见钟情”?原因在其地理与历史 , 也在其烹饪方法 。
江油北部地区多是高山 , 村民们时常要上山劳动 , 但改革开放之前 , 江油地区经济落后 , 村民买不起肉 , 只能将猪大肠等下水炮制食用 , 以补充体力 , 久而久之 , 便有了独特的烹饪心得 。江油人最喜欢红烧肥肠 , 这样做出来的肥肠 , 味道偏辛辣 , 吃了既补充体力 , 又可以抵御山中的寒湿之气 。

▲绵阳市的江油周肥肠 , 也是当地一家有名的肥肠店 , 深受绵阳市民追捧 。摄影/江湖吃货老高
于是 , 色泽黄亮、味道醇香、柔嫩可口、肥而不腻的红烧肥肠 , 逐渐成为江油人民的心头好 。在江油 , 吃肥肠的标配 , 是一碗干饭、一碗由葱花、姜末冲调的酸汤 , 吃饭啖肠间 , 喝一口酸汤 , 那叫一个巴适 , 这才是江油人最大的享受 。
北川 , 一种猪肉 , 多种味道
当然 , 炮制猪 , 绵阳的北川人民也是认真的 , 最著名的一道菜 , 就是北川腊肉 。全国各地 , 有那么多地方做腊肉 , 但北川的腊肉 , 还是值得单独拎出来说一说 , 因为它和其他地方的腊肉真不太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