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民性有什么优缺点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 , 我们逐渐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典型性格(国民性):感性、中庸、务实、内敛、委婉、柔和等 。我们从思维方式来分析一下这种东方典型性格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思维: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集体主义以及深层的“阉割效应” 。对于以上的典型思维,我们做一个浅层的阐释分析 。
(一)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 , 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其中心思想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民胞物与”这一概念来自于宋代理学家张载的《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即以民众为同胞,与万物相和谐 。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 。也可以看做是对天人合一的进一步阐释 。
(二)集体主义:
中国在文明发展形态中属于农耕文明、土地文明 。由于对土地以及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农耕活动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也较高 。人们往往以族群形式聚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集体概念 。农耕活动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个人是无法承担的,必然由群体合作完成,故对群体合作与群体利益有较高要求 。
【怎样谈谈你的优缺点,中国的国民性有什么优缺点?】但集体主义这个概念是近代才提出的,也恰好契合我们基本的观念 。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 。指一切言行以合乎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本质特征
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是比较注重集体利益的,不希望自己被异化 。那么,是更深一层的原因是阉割效应 。
(三)阉割效应:
这种中庸的儒雅的内敛的敦厚的民族性格是怎么产生的?大部分的原因来自于“阉割效应”,即广义上的驯化 。
中国人的多数性格都是在农业社会的集体生产生活中形成的 , 就如同对一群动物的驯化与训练 , 使得这群动物能够达到所预期的目标 。
阉割,即骟,原指用利刃等工具对雄性家畜进行人为的有目的性的切除部分或全部的外生殖器 。在书中,阉割被称为“去势”,说的直白点就是一种生理性的威胁 。原来的对驯养家畜的狭义的阉割行为被慢慢引申为广义上的对大众权利与心理,乃至于文化的“去势” , 这便是“阉割效应”最初的滥觞 。
中国人对自己长期的驯化使得自己的民族都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使得民族在许多事件的选择上都有共性思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民族性格 。这些隐性的思想通过教育观念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 在现代生活所洗练却依旧好用 , 融成了不可割裂的一部分 。
其实自然人的社会化可以看作一种对人的“驯化”,而阉割效应与驯化是关系密切的 , 这样一种文化效应对华夏民族性格的形成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民族性格特征的由来就可以说的通了 。若是仔细观察,我们便会发现,除了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本性”之外,在社会家庭生活中得到的对后天性格的培养方式、理念、模式都是大同小异 。就算是最摩登最西方化的中国家庭,依旧会保留属于中国人特有的内敛与中庸 。这一点不可否认 。
“阉割与狂狷”的背后藏的是民族性格的显隐性,以及它们分属的形态 。这就是中国人的顺从性与奴性是世界罕见的,而同时其潜在的叛逆性更是无民族可以匹敌的原因 。
另外,我认为民族性格形成于思维方式 , 思维方式形成于文化环境 。而“文化”一词从狭义角度,原本就是“文以化之”的意思,就是教化 。教化便是对人的”驯化” 。
阉割效用塑造了我们中庸、内敛、温雅、质朴、本分、驯服、中性的民族性格,也留下了我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高皇帝远”和“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冷叛逆的性格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怎样注册微信账号 如何注册微信账号
- 气虚怎样调理最有效 气虚要调理多久才能恢复
- 怎样才可以减掉小肚子
- 彩钢棚下面怎样隔热
- 刨宫产月子餐食谱是怎样的?合理的刨宫产月子餐食谱
- vivo手机如何颠倒屏幕 Vivo手机怎样颠倒屏幕?
- 怎样微信群里加好友 微信怎么加群里的人好友
- 如何制作个性微信头像 微信怎样制作头像
- 玻璃陈年水垢怎样清理,卫生间双层玻璃水垢怎么清除?
- 怎么把多个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 怎样把多个文档合并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