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老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
生:八分之二 。
就是没有听到老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老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 。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 。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老师本来设计的目的非常明确,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可以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但是在最关键的地方老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 。如果老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老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知道,就知道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一定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 。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后来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知道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
师:3枝可以用1/2表示,4枝也可以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同,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同 。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可以用1/2表示吗?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顺着老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老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 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
追问有两种目的 。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 。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 。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 。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
数学是理性的,老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推荐阅读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删除文案
-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
- 科比怎么坠机身亡事件 科比怎么坠机身亡的?
- realmegtneo闪速版屏幕是e3e4
- 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总结个人2021 数学二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 红米k40游戏增强版拨动键有什么用 红米k40 游戏增强版拨动键有什么用
- 刻蜡版油印是什么印刷
-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最新版
- 真我gtneo哪个系统版本好 真我gtneo系统版本哪个最稳定
-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校班主任教务工作总结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