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材分析: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 。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
教学难点:
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
课时准备:
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
1、知识方面
(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 。
(2)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
(3)说出保持好身体、保持好心情的方法 。
2、能力方面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方法
(3)学会调控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
3、思想情感方面
(1)关注健康问题 。
(2)培养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情感,认识到体育锻炼、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维护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关系对增进健康的重要意义 。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
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合适的教学多媒体材料 。
(2)、准备学生活动的活动资料卡 。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
(5)再做2次 。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
(4)再做2次 。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
推荐阅读
- 七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上册 七年级生物教案苏教版
- 生物多样性的好处和坏处 生物多样性的好处
- 七年级生物教案上册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教案上册
-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
- 七年级下册生物书北师大版电子书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书教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
-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初中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表 初中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
- 2021年七上生物组教学计划
-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学科网教学计划